歐美最新處方竟是看雲、騎單車?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到醫院看病,拿到的藥單竟然是騎單車、逛公園,甚至沙灘散步、觀察青苔,你可能摸不著頭緒,但這些確實是歐美醫師目前正在實行的處方。
你或許習慣看完病之後,拿著一袋葯走出醫院才安心,但現在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對於所謂“葯”的概念更多元,著重身心的整體調養,所以陸續出現了“大自然處方”、“公園處方”、“單車處方”,甚至“博物館處方”,不依賴藥物,一樣能有效果。
(美國奧克蘭貝尼奧夫兒童醫院開出“公園處方”,讓踏青幫助舒緩身心不適。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英國醫師處方箋:半年的共享單車會員
英國威爾斯的家庭醫師目前開出的藥單中,就可能包括6個月的共享單車會員。公共衛生顧問波特(Tom Porter)表示騎單車能幫助減重並降低心臟疾病的風險。英國醫療保健機構建議19~64歲民眾,每周至少有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波特希望藉由把騎車加入藥單,能讓病人更願意動起來。
2019年彭博全球最健康國家排名,前十名也幾乎都是對單車友善的地區。其中排名第六的瑞典,法律更保障人民“漫步的自由(Freedom to Roam)”,市區大量的共享單車與腳踏車道,讓大家騎得安心又自在。
(各式各樣的非典型處方顛覆傳統概念,到沙灘漫步也是其中之一。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看雲、漫步、串花環……意想不到的大自然處方
蘇格蘭北部的設得蘭群島(Shetland Islands),所謂的“藥方”更讓你意想不到,官方依照當地氣候風土,列出一年12個月適合的活動。
內容包羅萬象,包括觀察青苔、沙灘漫步、把頭埋進草地、串花環、看雲、堆石頭……,都在鼓勵你走出戶外,接觸大自然。
(蘇格蘭設得蘭群島鼓勵病患走出戶外,隨手串一個花圈也能幫助身心。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這些都被稱作“大自然處方”,研究顯示接觸大自然能幫助對抗憂鬱、減少壓力、改進血壓狀況,同時促進創意與認知能力。2017年另一項研究也顯示,居住在綠地附近能幫助女性更長壽並提升心理健康。這些非典型處方箋主要針對慢性疾病,希望能改善高血壓、焦慮,以及憂鬱。
都會解方到公園和博物館走一趟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餘裕隨時走進大自然,美國奧克蘭貝尼奧夫兒童醫院(UCSF Benioff Children's Hospital Oakland)開出的處方就包括到公園走一趟,“研究顯示光是身處大自然15分鐘,壓力程度就能降低,心臟血壓也都有改善。”小兒科醫師拉扎尼(Nooshin Razani)表示。
(加拿大蒙特婁美術館(MMFA)與醫院合作藝術治療。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加拿大蒙特婁美術館(MMFA)則與當地家庭醫師合作,推出“博物館處方”,觀察視覺藝術是否能有效減緩病患的身理與心理不適。藝術治療的成效越來越受矚目,曾有研究認為能幫助乳癌患者減少焦慮與憂鬱,另一項報告甚至發現能幫助青少年戒菸,還有研究認為能讓長期居住在照護機構的成年人,提升自信心。
量身打造非典型處方
以上這些處方,有些可歸類為“運動處方(EIM)”,運動處方由美國運動醫學會發起,鼓勵醫師及其他健康照護提供者將運動融入健康諮詢與慢性病治療計劃,針對生活狀況與需求,開立適合個別患者的處方。也可被歸類為“社交處方(Social Prescribing)”,讓病患參與各種社區型活動,包括擔任義工、藝術活動、園藝、烹飪等,滿足病患的社交與心理需求。通常以輕度、長期性心理疾病或與社會孤立的患者,受惠較多。
當各種醫療技術、新葯價格不斷飆高讓人難以負荷,有時候或許最好的藥方,一毛錢都不用花。
來源:康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