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輕輕卻得了直腸癌?醫生:可惜了 怪就怪在6個惡習

2019年11月02日 11:28 簡體 正體   評論»

曾有數據統計表明:是中老年人高發癌症!

但近些年,臨床上有很多都是青中年患者,這其中患種類的最為多見。腸癌越來越年輕化,讓不少人都陷入恐慌之中,害怕直腸癌會找上自己。

但其實,直腸癌絕對不是無故出現的疾病!

我們都知道,的主要工作是消化吸收食物,然後將其餘的食物殘渣和其他廢物排出體外,所以腸道既是消化器官中的一環,也是具有代謝功能的存在。

由此看來,直腸癌的出現必然和飲食離不開關係。

根據臨床統計,除了飲食,還由這些不良習慣所致,特別是以下六種:一、不健康飲食

對於年輕人而言,夜生活總是格外璀璨,而點綴夜生活的飲食則是:擼串、油炸食品一類,再搭配一瓶冰涼的小啤酒,今天的生活就可以圓滿結束了!

殊不知,燒烤、油炸食品經過高溫加熱之後,不僅破壞了原有的食物營養,同時還產生了大量致癌物「苯並芘」、「丙烯醯胺」一類致癌物質,如果長期且大量攝入,就會增加直腸癌出現的風險。

另外有的年輕朋友,對新鮮蔬菜水果、粗糧等高纖維食物並不感興趣,反而對肉類、高熱量食物愛不釋手,這不僅會導致肥胖、等問題出現,同樣也會增加直腸癌的可能性。

二、無肉不歡

大量攝入高脂肪類飲食,就會刺激體內膽汁的分泌,而膽汁酸在細菌作用下就會轉變為致癌物。

同時對腸道黏膜細胞的通透性造成破壞,加大有毒物質和致癌物的吸收率。

如果機體免疫力下降或有缺陷的話,就有可能導致癌細胞趁虛而入,引發癌變。

三、不愛運動

現代年輕人由於工作和個人因素,留給運動的時間並不多,甚至有些人幾乎沒有時間運動。

殊不知,久坐不動就會導致腸胃蠕動能力的減慢,大量糞便和有害物質在腸道內堆積,致癌物就會和腸道黏膜進行接觸,增加其癌變的可能性。

而適當運動可以提高腸胃的蠕動能力,讓食物殘渣和致癌物更容易排出體外。而且適當運動還能增強體內的血液循環,能降低腸胃疾病的出現幾率。

四、喜歡熬夜

對於上班族而言,熬夜加班、熬夜追劇等,都是時常發生的事情,久而久之甚至出現了煩惱。

失眠不僅會打亂身體的內分泌,同時還會降低身體免疫機能的工作能力,免疫系統工作力度下降之後,就會對病變細胞降低警惕性,增加細胞的癌變可能。

同時DNA的修復能力也會因此下降,再加上不規律的飲食習慣,直腸癌就可能因此出現。

五、吸煙飲酒

在我們的印象中,吸煙出現的直接兇手,殊不知煙草中的有害物質對你的影響是全身性的。

大量有害物質會隨著血液作用於腸道,從而增加直腸癌變的幾率。

而對於香煙的好朋友「酒精」來說,同樣會導致消化道血管擴張,並會對消化道黏膜表面的屏障造成破壞,從而促進致癌物的吸收。

六、忽視腸息肉

很多年輕人對身體疾病並不重視,對於慢性疾病的了解並不透徹,以為只是簡單的疾病,吃點葯就可以。

殊不知有些腸道疾病存在癌變可能,最典型的直腸腺瘤性息肉。

據數據統計,80%的患者是由結腸息肉惡變導致的,而從結腸息肉發展到,僅僅需要5~10年的時間。

現在不少人開始重視體檢,但依然有些貧窮的地區,經濟不允許,所以根本沒有針對性體檢的意識。

根據最新指南,預防腸癌,成人應該在45歲後開始接受腸道檢查,沒有發現異常,可以每隔5~10年後複查一次。

當然,一旦發現腸道息肉,則需要聽取建議,大不可忽視。

以上六個壞習慣,都是直腸癌出現的因素。

但是,可以跟大家明確的是,不管是哪一種癌症,它的病發因素都很複雜,不會單單憑藉飲食不健康就一定會患癌,也不會因為常年吸煙就一定患癌。

這些因素只是會提高患癌的風險。

如果我們遠離癌症,那必然就需要先杜絕以上不良習慣,如此才能將患癌風險降低。

來源:漫說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