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的牙能用一輩子嗎?

2020年01月12日 12:38 簡體 正體   評論»

帶孩子補牙是讓很多不已的難題。很多家長都會問,補過的牙能用多久,怎麼樣才能讓補好的牙不,牙痛不複發?

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任志明指出,材料是否易於脫落,主要齒缺損的洞型。如果是合面的規範洞型,一般脫落率很低;若為兩牙鄰面的複合洞型,則更容易脫落。建議平時盡量避開過硬、過粘的食物,堅持口腔衛生和鄰間隙的清潔。同時,要注意做好的清潔工作,因為這些牙齒和材料交接的位置隱蔽而不易清潔,往往是繼發齲壞產生的常見部位,繼發齲壞是導致這些部位材料易於脫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若為大洞,剩餘牙體組織少,薄而短,那麼材料脫落或者牙齒剩餘組織斷裂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果口腔條件可以的話,建議考慮給患牙做個金屬冠,維護余留牙體組織和充填材料的穩固。

同樣一個醫生補牙,有的孩子從四五歲一直到十歲左右換牙,都沒有出現過材料脫落,有的孩子沒多長時間就會來醫院,主訴材料又脫落了,這是家長最頭痛的問題。

所以,如果是洞型的問題,醫生也會了解脫落的原因並給出相應地指導。如果是平時使用和清潔的細節問題,家長需要正確培養孩子的刷牙技能或幫助6歲以下孩子刷牙,以減少脫落的可能性。

牙痛複發的原因一般是由於根充藥物的吸收和牙根的進一步吸收,需要拍牙片明確是否還能進行二次根管。若不能,應聽從醫生的建議擇期拔牙,需要做間隙保持器的話,應遵醫囑擇期行間隙保持器的製作。

事實上,給孩子看牙前,口腔科的醫生會讓家長先簽知情同意書,知情同意後才開始治療。這是因為,在看牙過程中和治療後,孩子的配合和後期護理非常重要。

在治療的過程中,如果孩子突然哭鬧或出現坐起、扭頭、轉身、上手抓醫生的器械等動作,很可能會引起口腔黏膜損傷,嚴重者甚至需要用藥治療。

為避免出現以上危險,建議家長在補牙前要客觀地與孩子交流,尤其不能說「放心吧,一點也不疼」這類的話。因為如果這麼說,實際操作中會出現有些涼和輕度疼痛時,孩子會突然間因為沒有心理準備而亂動或者哭鬧起來,增大了出現風險的可能性。

任志明建議家長這麼告訴孩子:「醫生阿姨一會兒要給小牙洗澡,小牙可能會感覺到涼或者有點疼。如果不能忍受,要張著嘴給阿姨嗯一聲,或者用左手示意,阿姨就會停下來。當阿姨把「小飛機」從嘴裡拿出來,寶寶才能合上嘴,告訴阿姨怎麼不舒服。」如果家長能這麼說,孩子一般就會有心理準備,會按照要求提示醫生,不會貿然動或者合上嘴,也就大大減少了誤傷的風險。

一般上了幼兒園的小朋友,只要在學校里聽老師口令,都能很好地配合醫生。

任志明在工作中還遇到一部分家長,他們帶孩子就診之前查閱了很多資料,搞得自己很緊張,十分敏感。當醫生逐條講述完知情同意書的內容,他們會很驚慌,會質問醫生:「萬一趕上我們怎麼辦?出現風險的幾率有多大?一旦出現風險,是不是簽了知情同意書就沒有醫院和醫生的責任了?」

這時,任志明會心平氣和地進行解釋:「風險出現的可能性很小,但不能用百分率來定義,因為在國內臨床上出現過這樣的案例,所以會寫入知情同意書內。我們都已口頭交代過治療的經過和細節以及風險,但是需要落實到家長簽字,是為了提高家長和孩子足夠的重視。並且知情同意書對醫患雙方起到雙向的保護作用,醫患雙方都有知情權,一旦發生風險之一,醫患雙方都要盡全力相互配合,處理危機狀況,一般,孩子能夠聽從指令,按醫生的要求去配合,出現風險的可能性極小。」

經過這番解釋,有一部分家長會聽從醫生的建議,同意為孩子及時進行治療,還有少數家長會仍然很氣憤和不理解,扭頭對孩子說:「看見了嗎,牙壞了看牙多危險,要是傷著你,就沒命了,走,不看了,太嚇人了!」

這些話說完,孩子首先會被嚇哭,而且從那以後,可能會對看牙有很深的偏見和誤解。

因此,任志明希望更多的家長能夠給孩子正面的講解和鼓勵,把需要治療的牙齒儘快處理。

任志明最後強調,看牙要簽知情同意書,是為了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看好孩子的牙齒。這需要醫生和的家長共同努力,其中,家長對孩子正確客觀地引導是治療安全的關鍵。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搜狐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