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別只說不做!30條「健康小秘訣」 醫生勸你收好 最後一條尤其重要
社會在發展,人們的經濟水平、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但亞健康的人群卻越來越多了!動不動就疲憊乏力沒精神,還總是容易睡不著、睡不醒……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因此,更多的人開始重視養生~
微信群、朋友圈也常會有各種養生知識傳播,但你能辨別真假嗎?有些誤以為真,照著做反而傷身!
今天可可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利於健康的生活小技巧,簡單方便易操作,不妨看看吧~
1
飲食小建議,保證充足的營養
1、每天推薦吃至少12種食物,每周25種以上,具體來說包括:每天攝入谷薯類主食300g左右為宜,且像燕麥、雜豆類、藜麥等粗糧能佔到1/3。
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200~350g水果(蔬果種類最好在5種以上,而且顏色最好多種多樣)。
每天攝入魚、禽、瘦肉、蛋類總量共120~200克。
每天喝至少300ml的牛奶;吃一小把堅果。
2、一些減肥人士,總喜歡計算熱量吃飯,覺得熱量越低,越容易減肥,其實,合理分配三餐的熱能比例,更能健康減重!具體為:早餐佔25%、中餐佔40%、晚餐佔35%,且七八分飽足矣。
3、吃飯要細嚼慢咽,不僅有利於消化吸收營養,還更有助於控制體重。早餐建議用時15-20分鐘,午餐和晚餐則是半小時左右。
4、固定吃飯時間。早餐建議7-8點吃;午餐11點-13點;晚餐17點-18點。
5、吃飯的時候不要玩手機、看電視、打遊戲亦或是聊天,注意力沒法集中在吃飯上,容易忽略對食物的咀嚼,更容易攝入過量。
6、葯補不如食補,但喝骨頭湯不補鈣;光喝粥不養胃;吃豬蹄補充膠原蛋白反而更易變胖……食補的關鍵在於規律合理的飲食。
2
助眠小技巧,讓你睡個好覺
1、規律作息時間,最好在23點前入睡;保證睡眠時長,至少7小時,但也不能過長,以第二天醒來後疲勞能緩解為準。
2、枕頭要合適:平躺時,枕頭支撐頭的地方大約是一個拳頭高(5-7cm),支撐脖子的地方則要再高3-5cm左右;若側躺,選擇稍硬一點的枕頭,高度大約與一側肩寬相等。一般對於亞洲人來說,8~12cm高的枕頭更適合保護頸椎。
枕頭的長度至少是整個肩膀寬度的1.5倍。
3、睡前2小時把房間光線調暗,可以增加褪黑素的分泌,從而增進睡意。如果開空調,卧室溫度保持在26℃左右最佳,濕度在60%左右為宜。
4、下午3點後最好就不喝咖啡或濃茶;睡前不要喝太多水、吃太飽;上床後不要再玩電子產品。
5、床上用品要勤曬太陽、勤換洗。
6、日常失眠的人可以適當食用小米、蓮子、桂圓、酸棗仁等食物,可輔助達到鎮靜助眠的效果。
3
運動4守則,科學不傷身
1、保證規律性:有效運動是每周三次,每次堅持運動30分鐘左右;或是每周四次,每次運動20分鐘及以上,效果較好。
心率以(170-年齡)±(10~20)次為宜;或者感覺呼吸、心跳明顯加快,可以說話但是不能唱歌,微微出汗即可。但每個人體質不同,要量力而行。
2、遵循個別性原則,根據自身的體質狀況,選擇適合的運動,像膝關節不好的就少爬山,游泳更好;還要遵循漸進性原則,運動負荷由小到大,逐步提高。
另外,要想取得更好的運動效果,有氧、抗阻、柔韌性訓練,三者有機結合效果更好。如可以先跑步或者跳健身操;之後進行俯卧撐、啞鈴、杠鈴;最後是伸展運動。
3、運動前一定要進行5-10分鐘左右的熱身,運動後要進行10分鐘左右的拉伸。
4、運動前、中、後都要補充水分,並且小口分次飲用。
4
用藥8準則,有效更安全
1、自行買葯時,優先選擇有綠底OTC標識的非處方葯;如是紅底的OTC標識,盡量在藥師或醫生指導下使用。
2、服藥前最好先諮詢一下醫生或者藥劑師,由專業人員下判斷後再對症吃。並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了解怎麼用、用多少;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禁忌;貯藏條件等。
3、服藥時間要注意:飯前服,代表飯前15~60分鐘服用。
飯後服,即飯後15~30分鐘服用。
餐中服,指進餐少許後服藥,服完後可繼續用餐。
空腹服,要餐前1小時或餐後2小時服用。
睡前服,代表睡前15~30分鐘服用。
4、送葯不要用果汁、奶茶、茶、牛奶、咖啡等,一般用常溫白開水。
5、大的藥劑若覺得難以下咽,忌掰開吃小片,建議諮詢醫生後更換劑型或規格。
6、多葯同服時,建議先諮詢醫生,一方面避免同一成分的藥物攝入,比如一些感冒葯雖然名字不同,但含有同一成分,同時服用易加重肝臟負擔;
另一方面要避免藥物之間發生互相作用,比如像含「麻」的感冒藥和降壓藥一起吃會影響血壓。
7、重視藥物與食物的相互作用,服藥期間該忌口的要忌口。
8、孕婦、小孩等特殊人群用藥需特別注意。
5
意外應對法,減小傷害
1、魚刺卡喉嚨,吞飯、喝醋都沒用,先讓家人用小鑷子試著夾出來,不行的話還是及時去醫院。
2、流鼻血,仰頭、塞紙、舉胳膊都是錯誤的。應該坐下來,身體稍微前傾,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兩側,朝後腦勺方向擠壓10分鐘,以稍有痛感為宜。10分鐘後若出血未停止則需就醫。
3、燙傷,塗抹牙膏、醬油、香灰等都是錯誤的做法,應先用流動的涼水沖。輕度燙傷可在沖水後,用紗布覆蓋傷口;但如果燙出了水泡或更加嚴重,不要弄破水泡,及時找醫生處理。
4、崴腳後,別急著熱敷、按摩、貼膏藥,這些處理方式容易誘發意外!運動損傷後的7天內,應冰敷;在痛感減輕後,可以適時用熱敷。
5、落枕了,別反方向使勁旋轉脖子,24小時內先冷敷,24小時後再熱敷。也可以藉助兩個穴位幫助改善:點住轉頭困難一側的頸根穴,並向同方向轉頭;點住手三里穴,向活動受限的一側轉。
最後,調節情緒,保持好的心情也尤為重要~
V2ray翻牆服務-安全可靠經濟高速無限流量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