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以後,從走路能看出壽命長短?堅持走路的老人,最後怎麼樣?

2021年09月27日 10:09 簡體 正體   評論»

人的運動能力和年齡成反比,年齡越大,運動能力越弱,你會發現,身邊的小孩子總是喜歡跑來跑去,都是蹦著走的,一刻都停不下來,而走路總是慢吞吞,生怕自己摔著,很少見到他在樓梯間蹦躂,從生活中這些細節我們能看出,走路也是一個健康指標。

十年研究結果:運動能力反映長短,步行能力越差,越高

從2007年至2016年,科學家對六千多名中老年人進行跟蹤研究,期間共經歷了三次運動能力評估,從走路,到坐站,再到日常活動(穿衣洗漱等)多個方面,隨後發現,評估結果差的老人死亡風險更高,並且會隨著衰老風險進一步升高。

這些老人在去世前的十年、七年、三年,運動能力越來越差,到最後甚至不能自己坐站和穿衣,更不要提走路這項簡單的運動了。研究這個不是單單為了了解人的運動能力和年齡的變化,而是為了在運動能力徹底衰退前進行干預,努力延緩衰老,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質量。

為什麼說走路能看出壽命長短?在這之前,首先要明白為什麼人老了走路就變慢了

小區門口的老大爺總是抱怨自己的腿「越來越僵硬,就像一根木頭支使不動」,買菜的楊奶奶每次站半小時就要坐下來,捶一捶自己的「老胳膊老腿」,嘴裡還念叨著爬樓都不利索了……我們看到的只是他們老了,但其實背後還有其他問題,例如骨量流失、症、靜脈曲張、肌少症等等。

【骨量】

20-30歲:巔峰

35歲以後:逐漸下降

50歲以後:每年丟失1%

【肌肉】

20-30歲:巔峰

30歲以後:每10年減少3%-8%

60歲以後:流失30%

80歲以後:流失50%

【血管】

20歲:開始衰老

40歲:衰老加速

50歲:逐漸硬化、堵塞

暫且從這三個方面來看,從每個年齡段的特點我們可以看出,身體大概在50歲以後,就已經走下坡路,到了65歲以後,肌肉、骨骼、血管都大不如前,下肢不穩定,肌肉沒有力量,再加上平時久坐、運動少、吃得少、消化弱,對運動能力都會產生影響,就連走路這麼簡單的事做起來都很困難。

到了65歲以後,如果走路還很穩當,每天都能走個四千步,說明身體各個方面功能都還不錯,心臟、大腦、呼吸、四肢互相協調,獨立生活的能力較好,預期壽命也會比走路慢的老人更長。

堅持走路的老人,最後怎樣了?

堅持走路好處很明顯,首先是代謝水平提高了,腹部不容易堆積脂肪,有利於保持健康體重,如果老人平時不愛走動,經常坐著、躺著,大概率會患上代謝疾病。

堅持走路的老人,血壓相對穩定,不容易波動,因為走路能放鬆心情,整個人很悠閑,和家人說說話,看看風景,情緒穩定了,血壓就會穩定。而且走路可以快走,也可以慢走,通過調整速度,血流速度加快,脂類物質不易在血管中堆積,能降低心梗、腦梗的風險。

有的老人說我腿疼也要堅持走路嗎?答案很明顯,要走。因為走路不是跑步,按照你自己的節拍走,對關節的磨損很小,適當行走還能刺激骨細胞分裂,強化骨骼,如果你只是吃藥、補鈣但是卻不走路,可能達不到理想效果。

堅持走路的老人,腸道變好了。老年群體經常出現排便困難的情況,主要和吃得太素、運動量少有關,再加上器官衰退,對一些食物不能很好地消化,最後糞便就會堆積,而走路可以幫你改善這個問題。每天走路30分鐘,腸道變得興奮,分解食物速度加快,就不容易積食腹脹。

研究發現,每天堅持走路的老人,老年風險比很少走路的老人低80%,這是因為走路時流向大腦的血液變多,路上的事物刺激腦細胞,讓大腦更健康了。在走路的時候不妨記憶一下路過的站台、、穿藍衣服的女人,鍛煉自己的,堅持一段時間你會發現明顯變化。

以上幾點說明,堅持走路是非常好的,其實不管是什麼年齡段的人,都應該適當運動,如果你不喜歡走路,那麼可以跑步、騎車、做俯卧撐,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只有堅持不懈地運動,到老來我們才有可能擁有更強壯的身體、更長的預期壽命。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9折優惠中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民福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