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先調肝和脾胃!三個臟腑調好,氣血如泉涌
氣血不足是很常見的問題,氣血是人充滿活力的支持,如果缺少氣血,會使我們整個人顯得萎靡,沒精神,由於血液供應不足,還會出現頭暈、心慌心跳、畏寒怕冷的表現,甚至是月經不調、月經量少等,對女人尤其不友好。
氣血不足不是一天兩天產生的,所以也不可能短期內就補足。一般最少需要調理2-3個月,很多人一看到氣血不足,就知道補血,其實真正要調理的是肝和脾胃,這三個臟腑與氣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幾處要是強大,氣血如泉涌,源源不斷滋養著你。
01
調脾胃
氣血跟脾胃有關係?關係大著呢,脾胃就好比是氣血的「生父母」,氣血從哪來的?從我們吃進去米面肉菜里生化來的,食物吃進去要靠胃來腐熟,胃把它們轉化為精微和氣血,所以黃帝內經講的很清楚,胃經主血,就是說胃是氣血生化的源頭。
胃是轉化的,脾呢?它是運化的,胃把食物轉化為氣與血了,脾相當於一個送貨員,把全部精華輸送給心、肺、四肢百骸,保障氣血供應給人體。胃是氣血原料的製造者,脾是氣血的運輸者,脾胃合起來就是氣血的來源。
調養方法
換而言之,所以如果你有氣血不足,那就要注意多去調理脾胃。在吃的方面就可以多吃一點扁豆、蓮子、薏仁、茯苓等有助於養胃的食物。中成藥參考歸脾丸。
02
調肝
另外,由於肝臟克脾胃,因此在調脾胃時一定注重肝臟的調理,如果出現面色萎黃、神疲乏力、皮膚乾燥無光澤等氣血不足的表現時,應注意脾、胃、肝三臟一同調理,才能保障氣血充足。
另外,什麼樣的人要注意調肝呢?第一類,經常熬夜、經常看手機的人,這些行為最傷肝;第二類,經常有負面情緒,如焦慮、抑鬱、暴躁、生悶氣等,又傷肝又傷脾,中醫認為肝藏血,有助於脾胃運化的,所以養肝血也是調理氣血不足的一個重要環節。
調養方法
作息:
體質偏肝血不足的人,建議在11點前入睡。因為晚上11點-3點之間是養膽經、肝經最好的時機。
食養:
1《本草求真》載「阿膠,味甘氣平,質潤,專入肝經養血」。阿膠擅於養肝血、補肝血,常被製成膏方或阿膠糕,是具有代表性的補氣血佳品。
2黃芪和當歸泡水,黃芪益氣,當歸活血生血,兩者搭配可以調理氣血虧虛。
中藥方:
血虛嚴重,也可以中醫的指導下服用四物湯、八珍湯等經典方劑,以達到補血的效果。
03
氣血虧虛發展3階段
人之一身無外乎氣血二字,無論男女,都要認識到氣血的重要性。下面跟大家說一下氣血虧虛的三個階段。
輕度:氣血不足
氣血不足,無力溫煦機體,會讓你比別人怕冷,手腳冰涼,怎麼都暖不起來;來月經時會痛經,經期紊亂;臉色發黃,容易疲乏。
中度:氣血虧虛
當氣血虧空越來越大,女性月經量會比以前少,人整宿的睡不好,夢多睡不踏實,容易被驚醒,心悸。這個階段人面色蠟黃、整個人像被掏空了,看起來疲憊憔悴。
重度:氣血透支
經常頭暈耳鳴,四肢無力,容易出現心臟供血不足、嚴重貧血等。中年女性會提前閉經、加重更年期癥狀、出現卵巢早衰等等。
如果在初期,恭喜你還算好調理,不要讓它持續發展下去,越重調養難度越大。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百草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