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裡面經常癢,卻啥也掏不出來?或是3種病的表現,別光顧著摳
「醫生,最近我耳朵一直癢,偶爾還會有『水』流出來,但是掏耳朵卻啥也掏不出……」曾女士最近因為耳朵的事情十分困擾。
「女士,您這裡『發霉』了……」醫生扶著曾女士的頭,仔細檢查了一番。
「發霉?是不是搞錯了?我每天都很注意清潔,經常去采耳,洗完頭也會用棉簽擦拭耳朵啊……」
醫生告知曾女士,她的耳朵出現真菌感染,這種情況正是黴菌性外耳道炎的表現。
耳朵「發霉」什麼的,聽著有些嚇人。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耳朵奇癢無比,結果卻啥也掏不出來;有些時候,還會掏出耳朵裡面的「油」……這些到底暗示了什麼情況呢?
一、為什麼掏耳朵時,人會覺得很「爽」?
耳朵發癢,就會自覺拿出棉簽或者挖耳勺來掏耳屎,隨之帶來一種「掏耳朵一時爽,一直掏一直爽」的感覺,這是怎麼回事呢?
掏耳朵會感覺「爽」,與顱內高潮有關。這是一種比起肉體摩擦與撞擊所帶來的更高層次的一種快感。它通過觸覺或聽覺引起,和性無關,能令大腦產生興奮,使人產生愉悅感。
那有時我們掏耳朵摸到了一手「油」,這些「油」又是什麼呢?
有些人掏耳朵時總是油油的,這是油脂分泌比較旺盛的表現,油脂包裹著耳屎,分泌出的耳屎就比較油膩粘稠,有時油脂還會流出耳外,也就是俗稱的「油耳朵」。
決定耳屎干、油的因素,主要是與遺傳基因相關。在我國,大約有10%—20%的人耳屎屬於油性。
二、耳朵總是癢是怎麼回事?警惕3種疾病
其實導致耳朵裡面癢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耳屎的沉積和刺激,導致人會忍不住掏一掏耳朵……但有些時候,耳朵癢也可能是疾病的表現,大家最好上點心。
1、細菌感染
當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細菌入侵耳道造成慢性感染,可導致局部皮膚髮紅、發癢,疼痛,甚至有膿性分泌物等出現。
2、真菌感染
外耳道管道「縱橫交錯」,一旦長期處於潮濕環境,就可能繼發真菌感染,引起耳朵發癢。這種癢的感覺非常強烈,可以說是「奇癢無比」,而且經常反反覆復好不了。
3、過敏性鼻炎
若蟎蟲引起的過敏性鼻炎,也可能出現耳朵發癢的情況,這是鼻炎影響到耳部的癥狀,並不是耳道里存在蟎蟲。
三、耳朵能掏嗎?你可能不了解耳朵被傷得有多深
很多人認為耳屎就是耳朵的「排泄物」,這種「髒東西」如果不挖掉,可能會影響耳朵健康。但事實上情況或許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其實耳屎是個好東西,它含有油脂,可以讓耳道保持一定濕度;耳屎還含有免疫球蛋白A,能一直耳道細菌滋生;耳屎還能起到屏障作用,抵禦外界的一些細菌、小蟲子進入耳道。
大部分的耳屎會隨著我們進食、說話等動作,而自動排出,所以不需要刻意去「掏走」。
經常掏耳屎,很可能會對耳朵帶來不小的傷害——比如使用挖耳勺、棉簽等掏耳朵,稍微不注意力度,很容易造成皮膚破損、耳道發炎,對耳道深淺不當就會傷及鼓膜,鼓膜刺穿後,還可能會引起聽力風險。
其實,耳道內的菌群有自己的生態平衡,而且有自潔功能。但如果實在太難受,真的很想掏的話,小九有2點建議:1、求助醫生
找專業的耳鼻喉科醫生去掏,藉助耳鏡檢查,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東西,更全方位的清潔。另外,醫院會先用滴耳液軟化污垢,可以在清潔時輕柔地處理乾淨。
2、自己輕輕清潔
如果覺得耳朵實在癢得受不了,可以用手輕輕拽一拽、揉一揉外耳廓和耳垂。
如果真的感覺有必要掏耳屎,應先洗凈雙手,使用醫用消毒棉簽浸透溫開水後稍稍擠干,稍微探入和擦拭外耳道,並且朝一個方向輕輕旋轉將耳屎帶出。
一旦出現耳朵不適,存在越摳越癢或是耳道出血、腫痛的情況,建議儘早就醫,排查是否由耳道損傷、細菌感染引起,不要用「武力」解決,對耳道造成嚴重損傷。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