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午不食抗衰又抗炎 是真的?

2024年11月22日 12:37 簡體 正體   評論»

過去一直流傳著「過午不食,百病不生」的說法。「過午不食」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沒有科學道理?

近日,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過午不食」,可能解釋為「過了下午5點後不再吃東西」更合適,不但可以管理體重,還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抗衰又抗炎。

過了這個時間不再吃

抗衰又抗炎

2024年11月18日,北京協和、中南大學湘雅二醫、南華大學衡陽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一項研究顯示,輕斷食有助於,每天下午5點以後不吃飯,更年輕,群的組成更年輕。

輕斷食組每天上午9點到下午5點進食,其餘時間禁食,食物均衡、熱量適宜。

結果發現,輕斷食組中96%的參與者減輕了體重,大多數人減輕了2%-4%,並且在限時飲食期間持續穩定下降。對免疫系統分析發現,輕斷食還改善了免疫系統功能。

此外,輕斷食組參與者的腸道菌群趨於年輕化。輕斷食還具有代謝益處,發揮抗炎和抗衰老作用,輕斷食上調了抗炎和抗衰老血清代謝物的水平。①

少吃一點

各個臟器都能更年輕

1.少吃一點,大腦更年輕

2024年發表在自然子刊的研究顯示,在飲食限制下,名為OXR1的基因能夠維持逆轉錄酶以延緩大腦衰老。OXR1在維持逆轉錄功能中起保守作用,對神經元的健康和壽命至關重要。②

2.少吃一點,肝臟更年輕

2024年發表在《細胞·代謝》上的研究顯示,適當餓一餓,可有效預防脂肪肝和肝硬化,並阻止向肝癌發展。③

3.少吃一點,細胞更年輕

2022年發表在《科學》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只需少吃就能改寫衰老基因,延長壽命35%。適當保持飢餓感,能加速「細胞自噬」,清理了衰老細胞,保持了細胞的年輕活力。④

4.少吃一點,皮膚更年輕

2018年《細胞》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限制飲食攝入可以延緩皮膚纖維細胞的衰老過程,相反吃高脂飲食則會加速衰老。⑤

5.少吃一點,血管更年輕

2022年《臨床醫學》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熱量限制能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胰島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相關風險標誌物。這些熱量限制反應在超重的受試者中比正常體重的受試者更明顯,在男性中比在女性中更明顯。⑥

健康時報資料圖

試試這9個小方法

既要「吃少一點」,也要「吃好一點」保證營養。推薦以下9個健康飲食方法,照著吃沒錯!

1.三餐能量有比例

推薦按照「三餐制」分配能量,早餐30%、午餐40%、晚餐30%。

2.學江南飲食模式

(1)增加粗糧,減少精米精面;

(2)推薦植物油,低溫烹飪;

(3)增加白肉、減少紅肉,推薦

(4)蔬菜多多益善,保證適量水果;

(5)推薦適量堅果、奶類;

(6)強烈推薦蒸、煮、涮的烹飪方式。⑦

3.食材多吃天然的

熱量和熱量是不一樣的,比如同樣熱量的牛奶和,碳酸飲料里空有熱量,卻只含有極少甚至不含有對健康有益的等營養物質。⑧

健康時報資料圖

4.主食選熱量低的

平常主食中三分之一可以換成全穀物、粗雜糧。天然的全谷雜糧、澱粉豆類、薯類,都有一部分「抗性澱粉」,而抗性澱粉也不容易消化吸收,熱量相對較低。而且它們往往也含有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等。⑧

5.肉類選脂肪低的

肉類可以多選擇一些脂肪少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畜肉的脂肪含量較高,以豬肉為最高,其次是羊肉、牛肉。魚肉的脂肪含量低。⑨

6.吃足夠蔬菜水果

每天要最少吃一斤到一斤半的蔬菜、半斤水果。就拿蔬菜來說,水分大、熱量低,比如冬瓜、黃瓜、生菜等。它們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⑧

7.進餐可先素後葷

有肉有菜的情況下,先吃蔬菜,主食盡量多選一些粗糧雜豆,在胃部會佔據一定的空間,這些食物的熱量低但是飽腹感卻很強。

8.吃飯時換成小碗

用餐時,用小碗進食可在減少食量的同時吃得舒心。用高細杯取代矮寬杯喝飲品,也能幫助減少熱量攝入。

9.細嚼慢咽很重要

「細嚼慢咽」是對健康最有益的嚼法,每口飯嚼20多次有點誇張,但是你可以每口提醒自己多嚼5次。

來源:健康時報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