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喝小米粥時,要多注意這4點

2025年03月23日 10:07 簡體 正體   評論»

你有沒有想過,粥這種再普通不過的食物,竟然可能影響健康?

很多人都覺得它溫和易消化,甚至適合體弱或者腸胃不好的人長期食用,但實際上,如果喝得不對,不僅達不到的效果,甚至還可能給身體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尤其是一些長期喝小的人,可能已經養成了一些錯誤的習慣,自己還渾然不覺。

醫院裡曾經就有不少病人,他們本來以為喝是對身體好,結果卻越喝越虛,甚至出現了營養不良、胃腸不適等問題。

今天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給大家提個醒,喝小米粥的時候,千萬別忽略這幾個容易被忽視的關鍵點。

只喝小米粥,小心越來越嚴重

有些人覺得小米粥是養胃的,所以一日三餐都離不開它,甚至有些胃口不好的人,乾脆用小米粥代替主食,認為這樣既能養生,又能減少胃的負擔。但是長期這樣吃,小心貧血找上門。

醫院裡曾經來過一個病人,是個中年女性,平時很注重養生,三年里幾乎每天都喝小米粥,有時候為了減少腸胃的壓力,甚至連菜都不吃,主食就是小米粥,配點鹹菜或者雞蛋,覺得這樣清淡又健康。

可最近她總覺得頭暈、心悸、容易累,臉色也越來越差。檢查結果一出來,發現她已經是缺鐵性貧血,而且情況還不輕。她一聽愣住了,平時明明吃得很清淡,怎麼還會貧血?

其實這跟長期單一飲食有很大關係。小米雖然富含鐵元素,但它的吸收率非常低,遠遠比不上肉類、動物肝臟里的血紅素鐵。

而且,小米中的植酸、單寧等成分會影響鐵的吸收,長時間只喝小米粥,容易導致身體缺乏造血所需的鐵質。

貧血的癥狀可不只是臉色蒼白、容易疲勞那麼簡單,嚴重時可能會影響記憶力、降低免疫力,甚至讓心臟負擔加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所以,如果有貧血的人,別再迷信小米粥能補血了,反而要適量減少,配合高鐵食物一起吃,才能真正改善貧血問題。

小米粥不夠爛,可能加重胃病

很多人都知道小米粥養胃,可問題是,喝對了才養胃,喝錯了反而容易傷胃。曾經遇到過一個胃病患者,是個上班族,生活節奏快,飲食也不規律。

因為聽說小米粥養胃,他每天早上都會煮一碗喝,甚至覺得米湯更有營養,每次都會把上層的米湯直接喝掉,剩下的小米粒匆匆吃完就出門。

可幾個月下來,他的胃並沒有變好,反而胃脹、反酸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晚上睡覺都會覺得胃裡燒得慌,連飯量都減少了不少。

這就是因為,他喝的小米粥煮得不夠爛,反而加重了胃的負擔。

小米本身富含澱粉,如果沒有充分煮爛,顆粒仍然較硬,吃下去後需要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來消化,反而可能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病。

而且,很多人喜歡單喝米湯,以為這樣更容易吸收,但其實米湯的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的澱粉,並沒有太多蛋白質和,反而缺少了完整的營養。

如果只喝米湯不吃米粒,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甚至影響胃部功能的恢復。

所以,真正養胃的小米粥,一定要熬得足夠軟爛,甚至煮成糊狀,這樣才能減少胃的消化負擔。

對於胃酸分泌過多的人來說,單喝米湯其實並不是好選擇,而是應該搭配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南瓜、山藥,或者少量的瘦肉,均衡飲食才能真正護胃。

天天喝小米粥,小心飆升

很多人以為小米是粗糧,血糖指數低,所以人可以放心喝,甚至有人專門用小米粥代替米飯,覺得這樣可以控制血糖。

可事實上,醫院裡不少糖尿病患者,原本血糖穩定,但長期喝小米粥後,血糖卻越來越高。

有個退休的老教師,就是個典型例子。他查出糖尿病後,建議他控制主食攝入,他就在家裡天天喝小米粥,覺得比白米飯更健康。

可幾個月後,血糖水平竟然比之前還要高,而且體重也不減反增,血脂水平也上升了。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問題就出在小米粥的升糖指數上。雖然小米是粗糧,但煮成粥後,澱粉在高溫作用下會變得更加糊化,容易被人體快速吸收,導致血糖迅速升高。

尤其是單獨喝小米粥,而不搭配其他蛋白質或膳食纖維食物時,血糖波動會更加明顯。

研究發現,食物的升糖指數(GI值)並不只是由食物本身決定的,還受到烹飪方式的影響,而熬煮過久的小米粥,升糖指數可能比單吃米飯還要高。

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喝小米粥要適量,而且最好搭配一些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比如雞蛋、豆製品或者堅果,這樣可以延緩血糖的上升速度,減少餐後血糖波動。

長期當主食,可能會影響腸道健康

很多人覺得小米粥好消化,特別適合腸胃不好的人,甚至一些老年人、腸胃功能較弱的人,習慣把小米粥當主食吃,覺得這樣既能養胃,又不會給腸道增加負擔。

可實際上,長期只喝小米粥,反而可能讓腸道「變懶」,甚至影響腸道菌群的平衡。

醫院裡遇到過一個老大爺,平時腸胃不太好,聽人說小米粥養生,就堅持每天喝,一日三餐幾乎都離不開它,連饅頭、米飯這些都很少吃。

剛開始確實覺得腸胃舒服了不少,可時間久了,問題就來了——大便越來越稀,有時候一天好幾次,有時候卻兩三天都解不出來,腹脹感越來越明顯,人也越來越瘦,身體沒什麼力氣。

這是因為,小米粥雖然容易消化,但膳食纖維含量相對較低,長期單一食用,可能會減少腸道的蠕動能力,影響正常的排便節律。

而且,小米本身是弱酸性的,長期攝入可能影響腸道菌群的平衡,導致有益菌減少,腸道功能反而變得紊亂。

特別是老年人,本身胃腸蠕動就會減慢,如果只喝小米粥,而不補充足夠的蔬菜、粗糧、蛋白質等營養,反而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便秘或者腹瀉交替出現的問題

所以,小米粥再好,也不能長期單一食用,一定要搭配其他食物,比如多吃點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適量增加粗糧的攝入,這樣才能真正保持腸道健康。

很多人覺得小米粥是養生佳品,可如果吃得不對,不僅起不到養生的作用,反而可能影響健康。

小米粥可以喝,但一定要適量,搭配合理,別被一些流傳已久的誤區給誤導了,反而害了自己。

來源:大咖醫生談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