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洗腎不只少鹽 專家點名10款護腎食材
長期食用過多鹽分容易導致腎臟負擔,除了減少攝取量外,吃對食物對於腎臟健康也有幫助。營養學者洪泰雄分享10款護腎食材,包括小黃瓜、洋蔥、大蒜、橄欖油、蘋果、豆芽菜、黑木耳、羽衣甘藍、藍莓及魚油,只要吃對,就可以讓腎臟多撐好幾年。
洪泰雄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腎臟默默地為人體排毒、調節血壓、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但很多人往往到了腎功能出問題,才驚覺怎麼突然要洗腎?他並整理出以下10款有助於保養腎臟的食材,以供民眾參考:1、小黃瓜:含水量高,補水效果佳,有助腎臟代謝廢物、排除鈉離子。
2、洋蔥:天然抗氧化、抗發炎,連慢性腎絲球炎患者也能安心食用。
3、大蒜:剁碎生吃能釋放「蒜素」,幫助抗菌、抗發炎、保護腎功能。
4、橄欖油:好油護血管,用於低溫烹調或涼拌能保留完整營養。
5、蘋果:低鉀水果之王,同時有抗氧化、降膽固醇與抗癌潛力。
6、豆芽菜:富含植物性蛋白質,對腎友來說比動物性蛋白更友善。
7、黑木耳:低磷、低鉀又含鐵,是腎友補血、補纖維的好選擇。
8、羽衣甘藍:富含抗氧化物,但含鉀偏高,需個別評估攝取量,腎友務必先諮詢醫生及營養師。
9、藍莓:抗氧化能力是綠茶10倍以上,能減緩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
10、魚油:促進血液循環、抗發炎、降血脂,是腎臟保健的三合一好幫手。
洪泰雄提醒,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高鉀食物,若腎功能已有下降,應先諮詢醫生或營養師,評估鉀、磷攝取量。日常最基本的護腎方式還包含多喝水、控制蛋白質攝取量、避免高鈉加工食品、定期驗血與尿蛋白。
腎臟科醫生洪永祥曾指出,吃對食物絕對可以護腎,一項澳洲研究探討飲食習慣與腎臟病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那些經常吃健康飲食人群,可以減少30%慢性腎臟病的機率,以及減少23%得到蛋白尿機率。
另外,洪永祥強調,飲食限蛋白、磷與鉀並非指完全不能吃,而是不要吃超過身體負荷的量,建議以抽血報告當作飲食修正參考,每3個月回診看血液中的磷與鉀,若磷與鉀都是3、4字頭,代表飲食沒問題,但看到5字頭以上就要小心。
來源: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