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就出汗 VS 热死不出汗,哪种人更健康?

2024年08月12日 11:53 简体 正体   评论»

自7月以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一个字

热热热热热热热热……

图片来源:网络

高温之下,人和人的不同变得更加明显。

有的人,刚踏出家门就汗如雨下,要是出去稍微走两步,刚洗的衣服又白换了;

图片来源:网络

有的人,仿佛随身带着个冰箱,天生就“心静自然凉”,怎么折腾都不太出汗。

图片来源:网络

爱出汗的人往往会羡慕不爱出汗的人,不用总是一身汗味,不用总洗澡换衣服。不爱出汗的人有时也会隐隐担心,自己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怎么大夏天都不出汗。

爱出汗和不太出汗,到底是咋回事?身体有啥不一样呢?

怕热爱出汗的人

其实更“耐热”

爱出汗的朋友,通常会被打上“怕热”的标签,对温度上升特别敏感,春夏秋冬过成了夏夏夏冬。

站着不动就酷酷冒汗,随便走两步开始汗如雨下,吃顿饭像去蒸了桑拿……

图片来源:网络

先别嫌出汗烦,这可是身体赋予你的耐热 buff。

出汗是一种强大的散热机制,通过“水循环冷却”让体温保持基本恒定,避免中暑。一滴豌豆大小的汗珠蒸发带走的热量(2.43 kJ),大约等同于让1升血液降温0.5℃[1]。

如果把人体想象成一口锅,只要持续蒸发的水不烧干,锅就不至于烧糊。一热就爱出汗的人,是一口温控更敏感,蒸发散热更高效的锅。

图片来源:网络

大量出汗让人体对极端炎热环境,有了超出想象的抵御力。

一项研究让四名长跑运动员在干热(方形)、湿热(圆形)和凉爽(三角形)环境下快走,先走4小时,半小时吃顿饭,再走2~3小时,记录了他们每小时的核心温度、心率,以及体重降低,也就是水分蒸发的变化情况[2]。

结果发现:在高达49.6°C的干热沙漠里“急行军”,人体每小时平均蒸发1.2升水分。只要补足水分,受试者能在这个环境中坚持一整天。

而换到湿热环境(湿球温度33.1°C),汗水的排出蒸发减弱,每小时只蒸发0.7升左右。虽然环境温度比干热低,可核心体温上升更快更高,第六个小时甚至超过了39°C,快要中暑了。

简单说就是:能出汗,才能更耐热。

湿热环境虽然温度是特别高,但无法有效出汗散热,体温上升最快。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大多数人可能不太会去沙漠快走挑战极限,但动不动就40℃的超还是得出门上班……爱出汗,是身体在进行自我拯救啊。

很多都会出汗,但意外的是,靠出汗来降温的哺乳动物并不多,只有灵长类和马、牛等[3]。

由排汗驱动的人体大,可以说是“人类限定加成”。

但同样的天气,有人汗流浃背,有人裹着披肩,说明人类的设定并不是“到了一定温度就出汗”这么简单。

出汗多 VS出汗少

身体到底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要出汗?因为热。

为什么你特别爱出汗?因为身体觉得你更热。

有些热,是身体真实的热:天气越热、身体产热越多,越容易出汗。

爱运动的人、肌肉多的人、体重大的人,还有青少年、孕妇等新陈代谢快的人,往往更容易出汗。

不少朋友在开始运动健身后,会发现自己逐渐变成了怕热、爱出汗的人。而践行“生命在于静止”的人,则更容易心静自然凉。

有些热呢,是身体感觉的热。

空调有设定温度,人体也有,叫做“体温调定点”,由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设定[4]。

就像“空调到底开几度最舒服”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体温调定点”也不一样,大脑和皮肤温度感受的灵敏度、体温调节的能力也不同。

设定温度低、感受灵敏度高的人,越容易觉得热。

例如男性的舒适温度大约比女性低1℃左右,往往出汗更多。

相反的是老人,不仅肌肉流失产热少,对热的感知和调节能力也下降,通常更不觉得热,更不爱出汗。

还有人因为、汗腺堵塞等原因,天气很热也基本不出汗(无汗症)。

这些不出汗的情况,并不是真“不热”,而是身体空调的功能不太好,更容易中暑,甚至危及生命。

出汗多不多,硬件设施也很重要:汗腺数量。

人体大约有200~400万个汗腺,不同人的数量差异能达到一倍。同样都是降温模式,有些人是冷风微吹,有些人开机就是强力制冷。

热之外,辛辣的食物、剧烈的疼痛、紧张激动的情绪等,也会刺激汗腺工作。面部、胸部及背部出汗一般由热引起,手掌和足底出汗则多与情绪有关。

总的来说,天热爱出汗,是身体空调在高效运转,是件好事。保持健康身材,多参加运动,有助于提升“排汗力”,预防中暑。

但如果没有缘由地总爱出汗,那就要当心了。

不热但总大量出汗

可能是身体的警报

在比较凉爽、安静的状态下,成年人每天会微微出汗,大约排出600~800毫升[1]。

大量异常出汗,可能和一些特殊情况或疾病有关。

有些人从小就大汗淋漓,通常是“原发性多汗症”,焦虑、紧张等情绪,可能会加重出汗。

它可能与遗传有关,可细分为很多类型:掌趾多汗症:手掌脚掌湿哒哒,怕握手;

腋窝多汗症:腋窝狂出汗,总要换衣服;

味觉多汗症:吃到甚至想到一些食物,就会脸颊变红开始出汗,又被称为“弗雷氏综合征”。

有些人小时候没啥事,成年后突然全身出现多汗症状,这可能是“继发性多汗症”,通常由疾病或药物副作用引起。

可能引起异常出汗的问题

甲状腺功能亢进

围绝经期(更年期)

感染性疾病

部分恶性肿瘤

据估算,约有3%的人因为各种原因存在多汗症[7],全球受困扰的人可能高达数亿

对症治疗可以有很不错的效果,推荐先到皮肤科就诊,不用独自默默承受困扰。

小小的汗滴,是身体对抗炎热的机制,也反应着我们的健康状态。

虽然已经立秋,但很多地方的气温依然很高。这么热的天,多喝点水,开个空调,给身体减减负吧。

身体啊,这个夏天辛苦啦。

本文审

参考文献

[1]《生理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Nutritional Needs in Hot Environments: Applications for Military Personnel in Field Operations.

[3] COMPARATIVE PHYSIOLOGY OF SWEATING

[4] UpToDate

[5] Sex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training on sweat gland responses during a graded exercise

[6] Investiga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 in thermal comfort for Chinese people

[7] Hyperhidrosis: an update on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策划制作

作者:ZYing|策划:feidi|监制:王姐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丁香医生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