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教授没退休、体力脑力不输年轻人!70岁起“一个坚持”立大功
随着年龄增长,如何维持老后的生活品质,成为很重要的健康议题。现年90岁的日本老年医学专家折茂肇,到现在依然每周工作四天,他强调,虽然白发、皱纹等生理老化是无可避免的,但至少“疾病老化”是可以预防的,他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从70岁开始养成的健康习惯,成为他如今元气逆龄的关键。
75岁是“健康分水岭”需看护比例特高!逆转虚弱不卧床关键是?
专精老年医学与骨质疏松症的折茂肇医师指出,年轻时许多疾病经治疗后多可恢复正常生活,但过了75岁宛如健康的“分水岭”,患有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逐渐增加,且很多往往治疗效果不理想、还导致身体功能下降,甚至增加看护需求或死亡风险,根据日本内阁府的调查,75岁以上民众需要看护的比例确实显著提高。
然而,折茂肇医师观察,就算是相同年龄,每个人也有很大差异,例如一样75岁,有人需要住院接受照护,有人却保持精力旺盛,因此,健康老化的关键不单纯是年龄,而在于生活方式,尤其在进入需要看护的阶段前,虚弱状态是“可逆”的,透过适当运动、社交活动和均衡营养,有望延缓虚弱进展,帮助重返健康状态,免于未来看护风险!
90岁还能一周工作4天!70岁起的“坚持”养成年轻体力和脑力
对此,折茂肇分享自己身体力行、为健康奠定基础的方法。首先,他从70岁起就每周到健身房运动2至3次,每次快走30至60分钟。他表示,一开始运动并不是为了追求长寿,但多年后回顾,这项习惯为他奠定好体力,让他在90岁的年纪依然可以持续工作下去。
“运动是一件奇妙的事,开始前总觉得麻烦、找理由不运动,但只要下定决心,就会感到身心舒畅又满足,还能有效纾解压力!”他认为运动不仅提升体力,光是把脚好好地踩在地面上,就能刺激脑部神经回路,帮助维持脑力年轻。
持续运动的人体力好5倍!还能降心脏病、高血压风险
越来越多专家学者都鼓励,中年后尽可能“离开”沙发吧!不管是像折茂肇教授养成健走、快走习惯,或是打太极拳、高尔夫球、游泳、跳舞、骑脚踏车等,也都是很适合的运动选项。
日本东京都健康长寿医疗中心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就显示,有运动习惯的高龄者,其生活自主能力和生存率都优于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另一项研究则发现,不论男女老幼,持续运动的人,体力约为不运动者的3至5倍,健康状态更佳,并能降低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风险。
由此可见,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更是保持活力、延缓老化的重要途径,不管年龄几岁,持之以恒的运动习惯,是走向老后良好生活品质、迎向独立自主乐龄人生的重要一步!
来源:早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