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不是病,却不能忽略!眼科医:一旦“雷雨交加”恐有失明危机

2025年03月01日 20:54 简体 正体   评论»

是现代人满常见的求诊原因,根据医院统计,眼科初诊约有四成是来看飞蚊症。实际上飞蚊症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像一样,是病人自己感觉到并告诉的一种症状。

例如病人如果说自己喉咙痛、鼻塞,就要去找出原因是单纯感冒或严重需要住院肺炎;同样的道理,眼科医师也需要找出飞蚊症的成因,到底是一般退化而形成的“眼内幽浮”,还是其他病因造成的病理性飞蚊症。而就统计数字来看,来门诊求诊的飞蚊症病患,只有5%是病理性飞蚊症。

飞蚊症不是病!只是病人的症状

那么,要怎么知道自己的飞蚊症,究竟是退化或疾病引起的呢?所谓的病理性飞蚊症,是因疾病造成眼睛内的变化,让人感觉眼前有小虫或其他东西在漂浮的现象。但要确认究竟是一般退化或病理性飞蚊症,要透过点散瞳剂、做眼底检查或是高阶的眼底摄影,才能看得到眼睛最底部的视神经、、黄斑部及周边视网膜,是否有视网膜裂孔、剥离、出血、眼部肿瘤等问题。临床上就曾有患者眼睛底部出血,结果检查才发现有血糖、血压过高的问题。

“雷雨交加”要警觉!视网膜剥离风险高15%恐有失明危机

有时医师也会嘱咐病人“有症状要再回诊喔!”,病人却会不解:已经对飞蚊症多加注意才会来看诊,还花时间点散瞳剂等半个小时、做了一系列检查,医师也说没有问题,为什么要患者有症状再回诊?为什么不是当下就先处理呢?

其实要最注意的是后续有没有“雷雨交加”的症状,因为这时候视网膜剥离的风险提升了15%。在眼睛的“”过程中,玻璃体会液化、跟视网膜分离,这是每个人都会发生的正常现象。大部分人的玻璃体与视网膜分离时是平顺的,但少部分人却会出现“藕断丝连”的现象,玻璃体与视网膜分离不完全、甚至拉扯视网膜造成出血、裂孔,就会出现“雷雨交加”、“蝗虫蜜蜂成群”的现象。

视网膜剥离造成的急性飞蚊症,还可能有失明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眼科医师会提醒病人,一旦出现“雷雨交加”的状况就要赶快就医处置。也有病患会问,电话咨询陈述详细症状,是不是就能够让医生容易判断呢?但再怎么详细的症状描述,还是不等同亲自作检查得到详细与实际的判别,因此是不可能对于诊断处置有所帮助的。

来源:早安健康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