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超過2億人都有此病 要想遠離必做兩件事!

2017年10月20日 11:35 簡體 正體   評論»

衛生組織的統計資料顯示,骨質疏鬆症及骨質疏鬆骨折已經成為困擾各國人身體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全世界超過2億骨質疏鬆患者,發病率躍居常見疾病第7位。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中國逐漸成為老年性骨質疏鬆的流行大國。有研究顯示,目前中國骨質疏鬆的患病率約為7%,每年增長率為3.6%。

如何降低骨質疏鬆的風險?如何護好骨骼健康?骨質疏鬆究竟給人類帶來哪些不可逆的危害?為此,在10月20日“世界骨質疏鬆日”到來之際,邀請了航空總醫院創傷外科(骨二科)主任吳國平與大家聊聊骨質疏鬆您該注意的事兒。

排查骨質疏鬆常見的5大

誤區一、試圖通過喝牛奶、吃鈣片、喝骨頭湯等方式有益於防治骨質疏鬆。

吳主任:這種說法不完全準確,就骨質疏鬆而言,補鈣是必須的物質。但民間傳說的“多喝骨頭湯就能補鈣”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有關部門對骨頭湯進行了研究,發現經過檢測一碗豬骨頭湯含鈣只有1.9毫克,就相當於白開水一樣。如果按照骨質疏鬆病人的每天對鈣的1000-1200毫克的來計算,至少要喝夠400碗骨頭湯才能實現補鈣的功效,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但食物中的乳製品和豆製品是含鈣比較高,而提到的鮮牛奶、鈣片是預防骨質疏鬆非常好的補鈣食品。”

另外,吳醫生還特彆強調,在每個年齡段,我們對鈣的需求是不同的。一般成人每天在400mg左右,缺損的部分我們可以通過口服鈣來補充,比如患有骨質疏鬆的45歲絕經女性,每天對鈣的需求量在800mg,除了食補的400mg外,我們就需要額外補充400mg鈣;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鈣丟失比較厲害,每天需要1000-1200mg,除了食補外,也需要鈣劑來補充。

誤區二,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退行性病變,無法預防。

骨質疏鬆確實是一種退行性的疾病,人老了代謝機能會發生退化,但並非無法預防。

“骨質疏鬆預防與骨質疏鬆的機理是有關係的。”吳主任分析,骨骼的生長,包括骨骼的形成和吸收兩部分,青少年時期,骨的形成和吸收呈正的狀態,骨量是增加的,一般骨量增加在35歲達到最高值。35歲以後,骨量處在平衡期,無增減。45歲絕經後的婦女,尤其是對於月經來潮比較早的女性而言,骨骼的形成和吸收呈負平衡狀態,此時骨的重建就失衡了,這樣骨的生長減少,而骨丟失加速,從而加速了鈣的丟失,這就提醒大家要及早做好預防措施。如早期補鈣、鍛煉、戒掉不良嗜好等。所以就補鈣而言,什麼時間都不算早,什麼時間也都不算晚。

誤區三,治療骨質疏鬆最好的方法是補鈣。

鈣是骨骼生長和重建最基本的物質,缺它不可。但單純的補鈣不能很好的防治骨質疏鬆,應該綜合治療。“骨質疏鬆是鈣的生長和丟失失去了平衡,所以臨床上需要用抗骨破壞的藥物,而且缺鈣以後人體對於鈣的吸收是有限的,如果沒有維生素D的補充,補鈣也是枉然。所以補鈣的同時必須補充維生素D,或者曬太陽,曬太陽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鈣的吸收。”吳主任強調。

誤區四,長期喝可樂會透支鈣量,導致鈣質流失,容易誘發骨質疏鬆症。

吳主任翻看了相關文獻表示,目前沒有文獻支持這個觀點。但他認為,人屬於雜食類的群體,講究平衡,合理膳食,如果偏食、偏飲,會影響人體必需營養的吸收和攝取,從而會引發肥胖、營養不良、生長發育受阻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我們建議碳酸飲料不要過度,少量飲用沒有害處。

誤區五、患了骨質疏鬆的人群不能做運動。

“骨質疏鬆症患者是可以進行運動的,運動可以改善機體的敏捷性、、姿勢及平衡等,可以減少跌倒的風險,運動還有助於增加骨的密度,但是必須有合理的方法。”

那麼,適合骨質疏鬆患者的運動有哪些?吳主任表示,包括負重運動和抗阻力運動兩類。他推薦大家,“可以進行有規律的負重和肌肉力量,以減少摔倒和骨折的風險,其中肌肉力量訓練包括重量訓練,其他抗阻運動及行走、慢跑、太極拳、瑜伽、舞蹈和兵乓球等。運動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除此之外,他建議,骨質疏鬆患者在開始新的運動前,建議諮詢臨床醫生作出相關評估。

來源:環球網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