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古代兒童德育啟蒙教育

2017年11月23日 12:55 簡體 正體   評論»

作者:園丁

品德教育是的啟蒙教育的根基。(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我在以前的中曾提到,中國古代兒童啟蒙教育傳統教材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和《名賢集》。到了清朝,又有《弟子規》列入私塾課程。

《三字經》的作者是南宋學者,官員王應麟(字伯厚)。流傳至今的《三字經》是經後人增改過的,所以,內容有以後的事例。最早的《百家姓》也是源於宋朝,看開篇第一個姓就是趙,因為宋朝開國皇帝是趙匡胤。《千字文》是南北朝時期,由梁朝的官員周光嗣編篡的韻文。《名賢集》由宋朝以後的學者編寫,作者不詳。從內容上看也是經過增添的。《弟子規》成書較晚,宋朝朱熹曾寫有《童蒙須知》,後來有清朝人李毓秀作《訓蒙文》。有人說清朝賈存仁將《訓蒙文》修改為《弟子規》,也有人說李毓秀是將朱熹的《童蒙須知》改編後,又經賈存仁改為《弟子規》的。

人的成才教育,從教育學的觀點出發,其教育內容可以分為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德育者即品德教育,我曾經在談中國的高等教育文章中,強調德育的重要性時,提倡應當在教育內容諸方面,將德育擺在首要位置。中國有一位曾經被毛澤東貶低和排斥的國學家,名字叫錢穆,他在談高等教育的文章中有段話,是講德育與智育,關係的,我很贊成。他說:“知識,技能在外,內情,德性在內。做人條件,內部心性,德性更重要過外面的知識技能”。

中國古代十分重視對兒童的品德教育。前面提到的這幾本啟蒙教育課本,除《百家姓》外,裡面都有德育內容。這也是古人做人的經驗總結,用以教育後代,以為榜樣。

我們先看《三字經》吧,這個教材是三字一句的文體,讀起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易於背誦。《三字經》里體現的中國傳統文化,內容包括了文學,歷史,,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其道德的核心思想是仁,義,誠,敬,孝。《三字經》裡面列舉了許多古人勤學知書達理的,例子,形象真實,因此能夠激起學童求知慾,一旦有問題詢問老師家長,聽了大人的講解,兒童便會記憶終生。這也是啟蒙教育必須具備的特點。下面我舉幾個《三字經》里勉勵兒童學習的例子,做簡單注釋:

“昔仲尼,師項橐(tuo)。古聖賢,尚勤學”。典故是魯國有一個叫項橐,孔子曾經與他探討學問。上面這四句的意思是,從前像孔子這樣的聖賢,還向項橐這樣的神童求教過。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士,學且勤”意思是當朝(宋)的趙普,官至中書令,他還每天勤勉的讀《》。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勤勉”。典故和意思是,在西漢時,有個叫路溫書的窮苦人,雖然買不起書,但是也不忘勤奮學習,他把文字抄寫在蒲草編織的席子上讀。公孫弘也是個窮書生,他將《春秋》刻寫在用刀削成的竹片上學習。

“頭懸樑,錐刺骨。彼不教,自勤苦”。這幾句的典故和意思是,東漢時有個叫孫敬的人,夜間讀書時防止打瞌睡,把自己的頭髮栓在房樑上;戰國時期的蘇秦,讀書睏倦時用錐子扎大腿。他們都不用別人督促,就能自覺的勤奮刻苦讀書。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chuo)”。這裡的典故和意思是,晉朝人車胤(yin),把螢火蟲裝在紗布做成的袋子里,用來作為夜間讀書的照明。孫康是借著雪反射的月光讀書,他們雖然家境貧苦,也能勤奮學習。

“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這裡的典故和意思是,宋朝朱買臣以砍柴賣柴為生,每天邊擔柴邊讀書。隋朝李密年幼時放牛,他把書掛在牛角上,得空時就拿下來讀。

“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是說,北齊的祖塋八歲能吟詩,唐朝的李泌七歲時就能以下棋為題作賦。

“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是說他們的聰明,自幼好學是值得學習的。

“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是說,漢朝蔡文姬幼年能通音律,分辨琴音好壞,晉朝的才女謝道韞(yun)幼年能出口成章吟詩,她們都是女子,男子應當更應當警惕自奮努力充實自己才對。

“唐劉晏(yan),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是說在唐玄宗時,劉晏才七歲就被推薦為神童,做了負責糾正文字的官。

“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是說人要在幼年的時候要努力學習,長大以後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為國家效力,為人民謀福利。

《千字文》的文體是四言韻文,也便於朗誦和記憶。下面我舉幾個《千字文》里,有關教育兒童道德的例子:

“女慕貞潔,男效才良。知過必改,得能莫忘”。意思是,女子要仰慕那些持身嚴謹的貞潔婦女,男子要效仿那些有才能,有道德的人,知道自己的過失,就一定要改正,適合自己做的事,就不要放棄。

“蓋以身發,四大五常。恭惟鞠養,豈敢毀傷”。這裡的“四大”是佛教理論,即世上一切物體都由地,水,風,火四種基本元素構成。中國古代,道家學說里有“五行”說,是說世上萬事萬物由金,木,水,火,土構成。“五常”系指五種品德,即仁,義,禮,智,信。這四句話是意思是,人的體膚屬於“四大”,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五常”。你看,這裡就體現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世界觀,他教人做人就要符合天理。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傳聲,虛堂習聽”。這裡的“習”字是當習慣解。這幾句的意思是,養成好的道德,就會有好的名聲。如同形體端正了,儀錶就正直一樣,空曠的山谷能傳聲音很遠,廳堂里說話聲能聽得非常清楚。

“篤初誠美,慎終宜令。榮業所基,籍甚無意。這幾句的意思是,無論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認真的去做,得到好的結果更為重要,這是一生榮譽,事業的基礎,根基。這是講知行統一,理論和實踐的關係,實踐更重要。

“仁慈隱惻,造次弗離。節義廉退,顛沛匪虧”。是說仁義慈愛,對人要有惻隱之心,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拋棄。節氣,正義,廉潔,謙讓這些品質,在窮困潦倒時也不可缺。

“性靜情逸,心動神疲。守真志滿,逐物意移”。這是講修鍊心性的警句。意思是說保持內心的清靜平定,情緒就會安逸舒適。心為外物所動,精神就會疲憊睏倦。保持善良的天性,願望就可以得到滿足。追求物慾享受,善性就會轉移改變轉移。這裡說的道理也就是道家講的“無求而自得”。

後面的這幾句,對成年人個人修養也有參考價值

《名賢集》的結構,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句型。裡面彙集了自春秋時期以來,中國歷代名人學者的處世哲學,有的是名人賢士的警句,有的是民間流傳的為人處世待人接物,品德修養的格言,諺語,體現了三教(儒,釋,道)哲學思想的精華。下面僅就德育方面舉幾例:有一看就明白的句子,我就只列出句子,不做註解了。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說人如果眼光短淺,沒有長遠打算,就必然被眼前的瑣事,麻煩困擾。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說人要勤勉好學,不以向比自己學問低的人請教為恥。

“三人同行,必有我師”。是說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個人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洞察世事,啟人心智”。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是說順應天理的人,就能生存,違背天理的人,就會自取滅亡。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是說君子襟懷坦白,思想樂觀。而小人心胸狹窄,疑慮重重。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是說氣量狹小的人,算不上君子,而無節制的縱慾,也不是男子漢大丈夫。這後半句話在中國大陸新出的《名賢集》中被篡改為“無毒不丈夫”。意思就邪惡了,變成了心不毒手不狠的人不是男子漢大丈夫。這真是誤人子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結有德之朋,絕無義之友”。是說要交結品德高尚的朋友,要與不講仁義的人斷絕關係。

“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是說國家做事,如果就符合天意就是正。當官的如果清廉,百姓就會安居樂業。

在此,我須多說幾句,讀者才能明白什麼是古人認為的天意。中國古人的倫理道德是古代社會穩定的基礎,這些倫理道德,已經被古人總結概括出來了,都是做人,人際關係,做事的客觀規律。古人認為做人做事如果符合它們,就是合乎天意。這些倫理道德是“五倫”,“三綱”,“五常”,“四維”,“八德”等。“五倫”即: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妻有別,君臣有義,朋友有信。“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在《三字經》里有解釋即:“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妻順”。“五常”即:仁,義,禮,智,信。“四維”即:禮,儀,廉,恥。《管子》一書裡面有一個警句,就是“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八德”即:孝,悌,忠,信,仁,愛,和,平。下面繼續舉《名賢集》里的例句:

“積善有善報,積惡有惡報”。

“年老心未老,人窮志不窮”。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大道勸人三件事,戒酒除花莫賭錢”。文中的“大道”從文學角度解釋,就是正確的道理。“道”是中國古代道家的哲學思想,表示終極真理,本原,本體,原理,境界。老子講,道生萬物,道存在於萬事萬物中,它以各種形態存在於大自然。上面這句中的“除花”是指戒色慾。

《弟子規》的文體是三字一句,兩句一韻,也便於背誦和記憶。它是根據《論語?學而篇》編輯的。《論語?學而篇》第六條有:“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是《弟子規》的綱。核心是講孝,悌,仁,愛。《弟子規》是講為人子弟,要遵守古人留下來的禮儀規範。因此這本書的結構,就是將有關禮儀分為“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則文”幾個部分,分別詳細敘述。有人說《弟子規》是儒教之本,也就是說它是儒教教授做人的基本原則,是儒教的經典書。

《弟子規》總序說“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意思是說作為子弟,要謹守古聖先賢傳下來的規戒,在家能孝順,出外能敬長輩,其次是敬上守信用。多關愛眾生,親近有仁德的人,如果德性有基礎了,就可以學習吸收經典知識。

《弟子規》的各個部分,內容必較豐富,本文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舉了,有興趣者可以自己找來此書閱讀。

來源:Adobe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