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是身體給你的警訊!可能是這5大病因

2018年11月06日 16:17 簡體 正體   評論»

圖片來源:廖佑瑲

多半被視為一種癥狀,可能是許多疾病或狀況所引起。但如果有以下3種特徵,要格外小心,它可能是一些危險疾病的,應就醫檢查!

1.最近幾個月到2.3年才發生的耳鳴

2.耳鳴持續且愈來愈大聲

3.單側的耳鳴

尤其要特別注意單側耳鳴,因為許多危險疾病如、聽神經瘤等,都會有單側耳鳴的癥狀。

耳鳴是來幫患者求救的!

“事出必有因,耳鳴是來幫患者求救的,”看診20多年、累積4000例的耳鳴專家、台中光田醫院主任賴仁淙發現患者反反覆覆出現耳鳴是有原因的,通常是某部分出了狀況,比如梅尼爾氏症(一種內耳疾病)發作前,耳鳴會特別大聲;或是鼻部發炎也會加重耳鳴狀況,因此當患者抱怨耳鳴加重時,賴仁淙都會加問一句:“最近一年內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慢慢循線追查,找出背後原因。

5大常見耳鳴原因

1.鼻部問題

(圖片來源:鄭佳玲)

比如鼻子有發炎狀況,像是、鼻竇炎等。因為鼻子是對外開放的區域,又有耳咽管和耳朵相通,一旦阻塞就可能加重耳鳴狀況。一位中年男性耳鳴兩年治不好,結果照了核磁共振才發現鼻腔蓄滿膿液,是很嚴重的鼻竇炎,處理兩個多月後痊癒,耳鳴也好轉。

2.胃食道逆流

(圖片來源:鄭佳玲)

俗稱“火燒心”的胃食道逆流也可能是耳鳴原因。“只要40歲以上的女性跟我抱怨喉嚨卡卡,通常表示有胃食道逆流,”賴仁淙表示,婦女在更年期時常出現胃食道逆流,因為胃食道逆流會造成耳咽管障礙,胃酸刺激甚至引起無菌性或中耳積水,造成耳鳴,通常改善胃的問題耳鳴也可獲得解決。

3.睡眠障礙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睡不好是耳鳴常見的原因,有七成以上耳鳴患者會出現睡眠障礙。

◎推薦閱讀:(本文還沒結束,後面還有喔)

愛用耳機聽音樂?小心潛在的耳鳴危機

中年男性體型較壯碩,容易有呼吸中止症候群;女性則是在四、五十歲的更年期容易因荷爾蒙影響睡眠,通常調整睡眠狀況就能改善耳鳴。

4.吃太多葯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另外,吃太多葯也會造成耳鳴。“盡量不要吃藥,”賴仁淙認為大部分的葯都有耳毒性,尤其是抗生素,能不吃最好。有時他會設法讓患者減葯,通常葯一停用耳鳴就好了。

5.情緒、精神問題

(圖片來源:鄭佳玲)

“耳鳴的人焦慮、緊張非常多,”台北馬偕耳鼻喉科主任林鴻清的經驗是,抱怨耳鳴睡不好、吃不下的人不在少數,心理精神問題多,轉介到精神科有些人怕被貼標籤因此排拒去看。

治療耳鳴的關鍵

目前並無有效治療耳鳴的藥物,一般藥物的效果多在降低情緒的焦慮、幫助放鬆,或是促進血液循環、恢復神經的活性。治療耳鳴的關鍵,其實是改變對耳鳴的觀感,不要把耳鳴當成可怕的敵人,試著正面看待、慢慢接納與它和平共存。

也有具體方法可幫助病人慢慢淡化對耳鳴的察覺:

盡量別處在太安靜的環境,例如睡覺時可以放些輕音樂,或開冷氣、電風扇等,或是使用秒針走動聲較大的鬧鐘,原理相同,也同樣有效。

有些國家會使用耳鳴遮蔽器,先判斷患者的耳鳴頻率,再調整出頻率相近但音量較小的聲音,每天聽8小時,以訓練腦部適應噪音。

要與耳鳴和平共處,除了心情上接納耳鳴,慢慢訓練腦部適應耳鳴,還包括一些生活上、飲食上要注意的事: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避免咖啡、茶、可樂、菸、酒等刺激性食物。

●國外報告指出,含水楊酸成分的食物也可能加重耳鳴的癥狀,如蘋果、葡萄、番茄、草莓、小黃瓜、奶油、布丁蛋糕等要少吃。另外,如乳酪、可可、巧克力等也可能刺激血管收縮,而影響耳鳴,同樣少吃為妙。

●建議可喝些具穩定神經系統作用的茶飲,如菊花茶、百里香、薄荷等,可減輕焦慮和幫助睡眠,或可間接改善耳鳴。

●體操、游泳或按摩耳朵等有助減輕耳鳴癥狀,但效果因人而異。

●約70.80%的耳鳴患者會伴隨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對於合併中度以上的病人,建議配戴適當的助聽器。因為助聽器可幫助接收正確、較清晰的外來訊號,且是病人想要聽到的聲音,讓聽覺中樞神經重新去處理這些外來訊息,進而忽略由內產生的耳鳴。

來源:康健雜誌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