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吃鹹魚 容易得癌症?腫瘤科醫生:這次真要放在心上

2019年04月05日 4:00 簡體 正體   評論»

都說魚肉是個好東西,

它不僅富含優質,脂肪低,是健康飲食界上所推崇的白肉。

關鍵是由於魚脂肪含有二十五碳烯酸(EPA),這種物質可很好幫助人體防止膽固醇粘附在血管壁,從而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然而,這樣營養價值極高的好東西,怎麼就成了物?

中國式鹹魚,竟被世衛組織認定1類

食葯總局在之前曾公布《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其中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就有一個我們經常吃的—-鹹魚。

沒錯,Salted fish,而且還特意強調了一個“Chinese style”。

這就讓鹹魚界立刻轟動起來了,大家都是鹹魚,憑什麼的鹹魚就被掛上“致癌”的頭銜?外國的鹹魚難道就是香嗎?

還真別不服,中國式鹹魚還真顯示了致癌性

先別急著拿板凳沖著小康,咱們還得先慢慢聽小康醫生怎麼說。

中國式鹹魚雖說被劃為1類致癌物,但並不代表你吃了就一定會患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多年研究下將致癌物分為5個級別:

而“肯定致癌”,可以理解為1類致癌物含有已被證實可引發癌症的物質,具有致癌性的肯定,但並不意味著你吃了一定就會患癌。

要想成為一條合格的中國式鹹魚,不僅需要忍受開腸破肚,抹上鹽巴,還需經歷風吹日晒九九八十一天的磨難,這才能具備鹹魚的特質。

而中國式鹹魚在製作過程中,經過高濃度鹽腌制、暴晒風乾脫水等步驟,鹹魚“修鍊”過程中生成一些亞硝基,亞硝基硝酸鹽在進入身體後就會轉化為具有致癌性的亞硝胺的產生,從而導致鼻、咽、胰腺、胃、腸等癌變幾率。

而在多次的醫學試驗中,中國式鹹魚顯示了致癌性。

致癌性≠吃了會得癌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致癌分級依據是致癌證據的確鑿程度,與致癌強度對人類的實際威脅並沒有任何的必然聯繫。

換句話說,就是中式鹹魚是等級最好的1類致癌物,但與致癌能力,也就是每天吃多少條鹹魚會得癌症並未有直接聯繫。

所以,怎麼吃、吃多少、吃什麼樣的鹹魚會得什麼樣的癌症,很抱歉,小康醫生也沒法說的清,醫學界也沒法理得清。

吃了就會致癌,這是國人對“致癌物”最大的誤解

事實上,由於錯誤的輿論宣傳,“致癌物=毒物”成為了國人對致癌物的最初的認識,似乎認為這些致癌物就像砒霜那樣吃了就會致癌,這也就為什麼如今各種各樣的“抗癌食品”泛濫。

由於癌症本身就是病因極其複雜,並非你吃了某樣東西,喝了某樣水就患癌,無論是致癌物,還是抗癌物,目前醫學也只能研究到相關性的層面上,具體更深入一些尚未無能為力。

中國鹹魚會致癌,但並不代表你吃了鹹魚就一定會患癌,但也不能以xx吃了多年的鹹魚,卻還沒得癌來佐證癌症不致癌。

香煙也是一類致癌物,但比起一年吃不到幾次的鹹魚,日常生活中煙民還可真不少啊。

不過,值得一提,這次食葯總局翻譯的致癌清單顯然還不夠嚴禁。

就好比舉個例子,同樣與中國鹹魚掛名的一類致癌物,但卻沒有在一類致癌物清單呈現的加工肉製品,鹹魚都放了,培根、火腿為什麼就不放呢?難道因為這些東西不夠Chinese style嗎?

來源:騰訊網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