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減肥一定不能減營養?

2019年07月02日 10:49 簡體 正體   評論»

人類要得以生存和繁衍並保持健康需要多種,其中有40餘種是人體無法自身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滿足需求而必需從食物中攝取的,稱為必需營養素。我們要想從食物中攝取到充足的營養素以滿足人體需要,那麼我們的一日三餐就必需經過精心設計和安排。超重及患者常因為限制飲食、體力活動和代謝紊亂等原因,很可能發生多種營養素攝入不足和

肥胖者血清β-胡蘿蔔素水平顯著低於正常體重者;

15.5%~29%的肥胖患者存在B1缺乏;

肥胖者維生素B6、維生素c均較體重正常者明顯降低;

病態肥胖症患者(BMI≥40 kg/m2)常伴有維生素D缺乏;

肥胖患者維生素B12缺乏危險是正常體重者的4.3倍;

肥胖者血漿和紅細胞中含量都明顯低於正常人群,尿鋅含量明顯增加;

約27%的肥胖患者存在攝入不足;

殊不知,在細胞轉化為能量的過程中,需要以下很多營養物質的支持:

維生素B1、B2、B6、B12、泛酸、煙醯胺和生物素,在糖、、脂肪及能量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中:如果在過程中不科學的節食,導致上述微營養素缺乏,很可能引發減肥無效,甚至還會給身體帶來諸多不可逆的傷害。

質得不償失

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機體所有重要的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質的參與。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素無塵】生命的基石—-蛋白質

蛋白質占人體重量的16%~20%,即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其體內約有蛋白質9.6~12公斤。人的心肝脾肺腎,都由蛋白質組成。如果減肥過程中減的是蛋白質,那麼我們的臟器功能就會減退。例如,心臟,是由很多心肌細胞組成的,正常人安靜的狀態下,只有20%~30%的心肌細胞在工作,其餘都是心力儲備,只有當劇烈運動時才動用心力儲備。如果大伙兒減肥減的是肌肉(蛋白質),機體的心力儲備功能下降。輕則,以前爬8樓都毫不費力,現在爬2樓都費勁;重則,猝死;因為這種減肥減的是心力儲備!影響的是五臟六腑的功能!通過嚴格節食和控制食慾的減重方法都存在這種風險。

脂肪是一種能量密集的營養素,同時也是必需脂肪酸(是指人體內不能自行合成、但又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脂肪酸,包括亞油酸和亞麻酸)和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的來源。太低脂肪的飲食不能充足地提供這類營養素,也將對機體產生諸多不利影響。

(圖片來源:網路)

研究表明,在限制能量平衡膳食中補充海魚或富含n-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魚油製劑,對肥胖者動脈彈性、收縮壓、心率、血清甘油三酯及炎症指標等均有明顯改善作用,並可增加其減重效果。

綜上,在減肥過程中,如果長期缺乏上述營養素,可能導致身體出現代謝減慢,皮膚暗淡、精神萎靡等與健康背道而馳的狀況。所以,科學的減肥必須在滿足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必需脂肪酸和水等營養素的基礎上,酌情降低能量攝入、調整產能營養素比例,並配合適量運動。在營養專業人員的監督下進行減重,通常可以事半功倍。

來源:營養醫師曾瑤池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