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喝涼水?塞牙!

2019年08月19日 9:07 簡體 正體   評論»

在媽媽的眼裡,冷飲、涼水就是“洪水猛獸”。可是為什麼,外國人不用“多喝熱水”?今天就來捋一捋“到底能不能喝涼水”這個“難題”。

如果說歐美人的體質跟我們不一樣,所以他們喝涼水沒事;那我們的鄰居日本人、韓國人應該體質差不多的吧?但他們也都非常喜歡吃冰的東西。去過日本旅遊的朋友就會發現,餐廳提供的茶水,通常都是冰的。

喝不喝冰水,真不是看體質差異,習慣不同而已。

細想一下,不僅僅是涼水,凡是有個“涼”字,我們的爸媽都會比較忌憚,覺得跟病有關。

“別喝涼水,會涼了胃。”

“被子要改到膝蓋,不然會涼了關節。”

“頭疼,肯定是外面的風太大,受了涼。”

其實,中國人真正害怕的不是涼,而是“寒氣”,覺得它簡直是萬病之源。

,肯定是平時吃太多冰的東西;懷不上孩子,很可能是喝太多冰的導致宮寒;夏天肚子疼,肯定是吃多了冰淇淋。

但事實上,除非是冷到讓你渾身顫抖,一般意義上的“涼”或者“寒氣”,對人的健康並沒有害處。

以前,其實也愛喝涼水

還記得老家的水井嗎?那時候很多人渴了都是直接用瓢子舀井水喝。那種透心涼的感覺,可以瞬間掃盡幹活後的疲憊。

直到1952年的“愛國衛生運動”,全國掀起一了場“改變傳染病嚴重和環境不衛生狀況”的狂潮,其中《防疫公約》第十二條規定:不食生冷。人們也自發地喊起了“不喝冷水喝開水”“水不沸不喝”這樣的口號。

但涼水之所以不受“愛國衛生運動”歡迎,並非因為涼,而是未經過消毒。

河水和淺層地下水都是容易被污染的,水源被微生物污染是過去傳染病流行的最重要原因,直到如今,這仍然是非洲等許多落後地區的重大致病因素。

傳說中喝冷飲容易導致急性胃腸炎,其實真正的“兇手”是水裡的輪狀病毒、諾如病毒、大腸桿菌等病原體。

煮水不是為了消滅“寒氣”,而是要殺滅病菌。不論冷熱,衛生達標的水,就是好水。

事實上,人是恆溫動物。

肚子里的溫度也是人體的核心體溫,是恆定的,包括胃腸在內的腹腔內臟器的溫度也是恆定的。人一次喝水頂多幾百毫升,不會對體溫造成影響,也就不會造成“腸胃受寒”。

哪怕胃腸溫度真短暫降低一點點,很快會因為血液循環而恢復正常,哪怕體溫真短暫降低一點點,體溫中樞會給身體發出信號,通過肌肉顫動產生更多熱量來恢復正常。

總之,涼水、冷飲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只要你自己喝了沒覺得不舒服(不是媽媽說你會不舒服),想喝就喝,喜歡就好。在國外大部分地方,不論大人孩子,基本都喝涼水,身體也不會比我們更差。

注意,這裡說的是身體狀況,不是體質。

一喝涼水、冰水就拉肚子的小夥伴,可能是本身有問題。比如你有腸易激綜合症,腸道本來就比較敏感脆弱,喝點涼水或者吃了冰淇淋之類的,容易導致腹瀉、腸胃不適等。而不明所以的你,把鍋甩給了涼水。

還有喝冰水的時候感覺牙疼,請先看看自己的牙齒是不是健康的,這可能或者的問題。

還有些人說喝冰水的時候,兩邊太陽穴疼。其實這通常是你吃得太著急所導致,人家外國人還對這項癥狀進行了認真研究,稱其為翼齶神經疼痛。

還有一不舒服的情況跟疾病無關,僅僅只是自己習慣了喝熱水,突然喝冷水或者冰水,身體還沒有適應,可能也會有點不舒服的感覺,但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如果你的身體確實受不了,那就別喝咯。

有人說,水放一晚上後就不能喝了,因為放置時間太長裡面會產生,能

這口大黑鍋,隔夜水表示不背!

本身不致癌,真正致癌的是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產生一系列化學反應才會形成的亞硝胺。

按照國家規定,生活飲用水的亞硝酸鹽標準是1微克/ml。

而一般隔夜水的亞硝酸鹽含量都不會高於這個安全的標準。

反覆燒開的“千滾水”,亞硝酸鹽含量也不會有明顯變化,遠遠達不到喝了能致癌的程度。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做過一項實驗:結果顯示,符合國家標準的自來水反覆燒開後,未檢測到亞硝酸鹽的存在;即使人為加入一定量的亞硝酸鹽,在水燒開的過程中,其含量並沒有發生變化。

而真正致癌的,正是大家都推崇喝的熱水!

準確來說,是65℃以上的熱水。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將65℃以上的熱飲列入2A類致癌物!

已有動物實驗證實,65℃~70℃的熱飲足以燙傷喉嚨,可能導致

超過65℃熱水、熱茶、滾湯,會燙傷口腔和食管表面的黏膜。偶爾的燙傷,黏膜還可以自我修復。但如果反覆如此,黏膜上的變異細胞就會越來越多,就算不得癌,也可能引起口腔、食管潰瘍等問題。

廣東的潮汕地區,是全國的食管癌高發地之一,這可能跟當地人愛喝滾燙的功夫茶有關。

所以,別再勸人“趁熱喝”了,這是妥妥的好心辦壞事啊!

來源:搜狐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