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了解《黃帝內經》秋冬養生秘笈

2019年10月21日 10:36 簡體 正體   評論»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謂之容平,自然景象因萬物成熟而平定收斂。此時,天高風急,地氣清肅,人應,和雞的活動時間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寧,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不使神思外馳,以保持肺氣的清肅功能,這就是適應秋令的特點而保養人體收斂之氣的方法。

若違逆了秋收之氣,就會傷及肺臟,使提供給冬藏之氣的條件不足,冬天就要發生飧泄病。02

《四季調神大論》:冬季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勿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冬天的三個月,謂之閉藏,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當此時節,水寒成冰,大地開裂,人應該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時起床才好,不要輕易地擾動陽氣,妄事操勞,要使神志深藏於內,安靜自若,好像有個人的隱秘,嚴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得到的東西,把它密藏起來一樣;要躲避寒冷,求取溫暖,不要使皮膚開泄而令陽氣不斷地損失,這是適應冬季的氣候而保養人體閉藏機能的方法。

違逆了冬令的閉藏之氣,就要損傷,使提供給春生之氣的條件不足,春天就會發生痿厥之疾。

03

《攝養論》:秋季

七月肝、心少氣,肺臟獨王。宜安寧情性,增咸減辛,助氣補筋,以。無冒極熱,勿恣涼冷,無發大汗。勿食茱萸,無人氣壅。勿食豬肉,損人神氣。此月勿思惡事,仙家大忌。五日宜沐浴,七日宜絕慮,齋戒。九日謝前僭,求祈新慶。二十八日宜拔。二十九日忌遠行。

八月心臟氣微,肺金用事。宜減苦增辛,助筋補血,以養心肝。無犯邪風,令人骨肉生瘡,以為癧痢。勿食小蒜,傷入神氣,魂魄不安。勿食豬肚,冬成嗽疾,經年不差。勿食雞雉肉,損入神氣。此月四日,勿市鞋履附足之物,仙家大忌。十八日宜齋戒,思念吉事,天人興福之時。二十一日宜拔白髮,忌遠行,去而不返。又宜沐浴吉。

九月陽氣已衰,陰氣大盛,暴風數起,切忌賊邪之風。宜減苦增咸,補肝益腎,助脾資胃。勿冒風霜,無恣醉飽。勿食蒓菜,有蟲不見。勿食姜蒜,損人神氣。勿食經霜生菜及瓜,令人心痛。勿食葵,化為水病。勿食犬肉,減算夭壽。此月九日,宜齋戒。十六日宜沐浴,拔白髮。二十七日忌遠行,呼為羅網之日。

04

《攝養論》:冬季

十月心、肺氣弱,腎氣強盛。宜減辛苦,以養腎臟。無傷筋骨,勿泄皮膚。勿妄針灸,以其血澀,津液不行。勿食生椒,損人血脈。勿食生薤,以增痰水。勿食熊、豬肉、蒓菜,衰人顏色。此月一日,宜沐浴。四日、五日勿責罰,仙家大忌。是月十日忌遠行,十三日宜拔白髮,十五日宜齋戒,靜念思真,必獲福慶。二十日,切忌遠行。

十一月腎臟正王,心、肺衰微。宜增苦味絕咸,補理肺、胃。勿灸腹背,勿暴溫暖,慎避賊邪之風,犯之令人面腫,腰脊強痛。勿食貉肉,傷人神魂。勿食螺蚌蟹鱉,損人元氣,長屍蟲。勿食經夏醋,發頭風,成水病。勿食生菜,令人心痛。此月三日,宜齋戒靜念。十日宜拔白髮,其日忌遠行,不可出,宜念善天與福,去災。十六日宜沐浴,吉。

十二月土當王,水氣不行。宜減甘增苦,補心助肺,調理腎臟。勿冒霜露,勿泄津液及汗。勿食葵,化為水病。勿食薤,多發痼疾。勿食黿鱉。

來源:北京十三陵藥王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