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春捂秋凍」你做對了嗎?

2019年10月13日 10:11 簡體 正體   評論»

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一場秋雨一場寒。」涼風時至,天氣漸寒。

「秋凍」是傳統的,因為秋天的氣溫升降不定,需要靠增減衣物來平衡人體的溫度,才不會受到雜病的困擾。

作為夏季和冬季的,讓身體承受一下冷凍,能起到促進、增強身體防禦機制的作用,也能防止穿衣過多引起的出汗生病。

「春捂秋凍」最重要的原則,是不「凍」不行,「凍」過了也不行。

夏季穿了幾個月的薄衣服,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夏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

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但是稍不注意,又會著涼

因此,把握「秋凍」的度就十分重要。

那麼,科學「秋凍」,都有哪些值得注意的要點呢?

01

「凍」對時間

一般當戶外早晚溫度降低到15℃以下,就應該結束「秋凍」了,否則不但不能預防疾病,還易「惹病上身」。

「秋凍」適用於夏末秋初,晚秋再「秋凍」,不僅對健康無益,還會引發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

日照溫度在15℃-20℃時,人們減少穿衣適當「凍」一下,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氣溫降至15℃以下時,就要穿上秋冬衣服了。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耐受冷熱的程度也不同,但要以自己能夠接受為限度。

「秋凍」的原則是:使身體略感涼意,但不感覺寒冷。

02

「凍」對地方

現代醫學認為人體下部血液循環較上部為差,易受寒冷侵襲。

頭部「秋凍」,易得風寒;

頸部「秋凍」,感冒侵襲;

肩部「秋凍」,抵抗力下降;

腹部「秋凍」,引發腹瀉;

腿部「秋凍」,當心

腳部「秋凍」,病邪入神;

後背「秋凍」,誘發咳嗽…..

「秋凍」並不是全身各個器官都要凍,頭部、腳部、腹部、脖子這4個部位千萬不能「凍」!

輕薄的衣服不必過早脫掉,但是要常用熱水泡腳,睡覺時下半身蓋厚一點。

「熱不馬上脫衣,冷不立即穿棉。」

如若過早過快地增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著風,極易受涼。

此外,清秋時節,人們不要穿得太快,謹記「上薄下厚」的穿衣原則。

03

「凍」要科學

秋凍並非人人適宜。

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的人千萬別嘗試「秋凍」,尤其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有的、有老寒腿的、體寒的女性、有的6類患者不要「凍」。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凍」得適度。

在春捂秋凍的「非常」時期,人們需要在衣、食、住、行方面備加註意,應掌握正確的養生之道:應注意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建議利用節假日並選擇利於出行的天氣,合家去郊外旅遊踏青,置身於的環抱之中,有利於身心健康;

保持良好、樂觀的心態,莫讓「悲秋情結」左右自己,避免元氣外泄、耗氣傷陰;

飲食上要減肥膩、少吃葷、多食新鮮蔬菜。

04

擁抱秋天

「秋凍」不但「凍」出抵抗力,更要「暖」親友的心靈。

懷抱大自然中秋的氣息,在涼涼秋意中出去走走看看,別讓這秋高氣爽的難得美景,流失於不經意間。

又是一年秋來到,借著秋雨、秋風,也別忘了向身邊一直陪伴著你的人們,送去溫暖的問候與關懷,不要羞於把這份感動和感恩表達出來。

來源:knowpia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