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一向很棒為什麼就這麼走了?心源性猝死能防嗎
11月27日凌晨,網上有知名博主爆料,高以翔在寧波錄製浙江衛視真人秀《追我吧》過程中暈倒送醫搶救。今早浙江新聞客戶端證實高以翔搶救無效去世。隨後,高以翔經紀公司、《追我吧》節目發布聲明稱,高以翔因心源性猝死,不幸離開。
微博有網友透露現場狀況,高以翔錄製《追我吧》是從26日8時30分開始,一直持續到次日1時45分,工作時長近17個小時,稱高以翔當時跑步跑得非常累,嘴巴里不斷說著:「我不行了!」突然就昏倒在地,後來醫生在做了近10分鐘的心肺復甦後才送往醫院。
身體一向很棒竟猝死?
記者從官方聲明中看到,高以翔因「心源性猝死」去世。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康俊萍在接受搜狐健康記者採訪時表示,猝死整體來說分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佔80%以上。
心源性猝死,即由於各種心臟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可發生於原來有或無心臟病的患者中,通常無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現,突然意識喪失,在急性癥狀出現後1小時內死亡,屬非外傷性自然死亡,特徵為出乎意料的迅速死亡。心臟驟停通常是引發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在冬季,心源性猝死更是高發。
許多網友在網上悲憤地指出《追我吧》是一檔夜景追跑競技秀,危險係數高,參與難度及強度大,明星嘉賓需完成危險挑戰,錄製時間更是長達17小時,此次高以翔事件與此有關。
不過,的確不少猝死者平日給周圍人的印象都是「一向身體很棒」。為什麼不幸偏偏發生在他們身上?康俊萍主任表示,這裡要提一下運動性猝死,指的是在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後發生的猝死,心源性猝死是其主要表現形式,運動性猝死並非憑白無故的發生,而是心臟自身的器質性缺陷受到刺激因素而誘發,例如:心肌炎、心肌肥厚等,或刺激因素:急性心肌缺血、交感神經興奮和血流動力異常引起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等。
這些猝死信號必須高度警覺
猝死雖然往往發生突然,悄無聲息,但並不等於來臨時沒有任何徵兆。康俊萍主任提醒,這些預警信號務必要警惕:胸悶
如果最近活動後突然出現胸悶,休息一段時間可緩解,這種現象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
胸痛
造成胸痛的原因複雜多樣,包括冠心病、肺栓塞和心肌梗死等能誘發心跳驟停的一些心血管疾病。
心慌
心慌通常是心率加快的主觀感受。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心源性心律失常的結果。
心跳過緩
心臟跳動速率減慢,嚴重時會引發心臟停搏。心跳過緩,血壓變低,很容易出現長時間的心臟停搏,導致猝死。
腹腔血管及臟器疾病易誘發心跳驟停,同時它也是某些心肌梗死患者的起病表現。
不明原因疲憊
不明原因的疲勞、乏力,且持續時間長,伴有胸悶、水腫等,要警惕!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心肌炎在年輕人中較多見,通常在感冒1~2周後,出現疲乏、胸悶、乏力等癥狀,極易引起急性心衰。
暈厥
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出現不明原因的暈厥,要警惕,儘快查明原因。
眼前發黑,肢體麻木
患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患者,如果有眼睛看不清楚東西,並且伴隨肢體麻木等癥狀,建議及時就醫。
康俊萍主任稱,中壯年特別要謹防心臟病和過勞死,而老年人出現心跳驟停多是因為慢性疾病沒有有效控制或者急性加重,對老年人應該防控慢性病。
心肺復甦都得學!把握黃金搶救4分鐘
古人云:「死而復生謂之蘇」,復甦就是對瀕臨死亡患者的拯救。心臟驟停大部分發生在醫院外,時間就是患者的生命。
急救專家賈大成接受搜狐健康採訪時表示,中國每幾分鐘就有1次心臟猝死事件,而搶救成功率不到1%。遇到心臟驟停,黃金搶救時間是4分鐘,學會做好心肺復甦非常重要。
如何做好心肺復甦呢?賈大成老師介紹:1.確保救援人員安全
2.檢查患者是否心臟驟停
3.如果是心臟驟停,馬上呼救
4.把患者擺放為仰卧位
5.對患者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6.開放氣道
7.口對口吹氣
此外,還應學會使用除顫儀(AED)急救設備。在AED使用前,先要確定被搶救者具有「三無癥狀」,即無意識、無脈搏、無呼吸。
具體操作步驟為:
如確認患者呼吸停止,要立即進行兩分鐘心肺復甦;
打開AED設備,解開患者衣服;
按照使用說明,將兩個電極片貼在患者左側胸部及右上胸部;
停止心肺復甦,不要接觸患者,等待AED分析心律,若AED顯示「建議電擊」,大聲喊出「旁人離開」,然後按照機器面板上閃爍的電擊按鍵;
除顫使用後應再次進行2分鐘心肺復甦,完成後等待AED分析心律。
賈大成特別提醒,患者尚未恢復心跳前和120來前,應堅持做心肺復甦,儘早使用AED。
康俊萍主任稱,另外,如果目擊者只有一個人就先按壓一組再呼救,兩個人就分別行動。
當然,除心肺復甦外,第一時間送往醫院,才能夠真正跑贏死神!
掌握這些預防方法遠離猝死
康俊萍主任建議,如果家族裡中曾有過年輕的心源性猝死患者,最好近親屬都能到醫院做相關檢查,以便及時排除和提早干預。
此外,遠離猝死,心臟預防管理很有必要:1.每年定期體檢;
2.勞逸結合;
3.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戒煙、限酒、平衡膳食、適當運動等;
4.有胸悶、氣短等信號,注意休息;
5.冠心病、高血壓等患者,遵醫囑堅持治療;
6.感冒高發季節,重視預防病毒性心肌炎。
康俊萍主任提醒,病毒性心肌炎在引發的心源性猝死中佔了很大比例,特別是在感冒高發季節,很難與感冒區分開,所以感冒不能久拖不理。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搜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