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磁鐵玩具解禁 兒童吃下肚掛急診暴增

2019年12月27日 16:39 簡體 正體   評論»

磁性極強的磁鐵球形,曾遭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下令禁售四年。業者為此告上聯邦法庭,法院判決業者勝訴,禁令在2016年突然解除。由於無法規管,這三年來,攝入稀土磁鐵的人數激增。學專家警告:「那是市面上最危險的產品之一」。

最近幾周,由磁鐵業者、安全倡議者和監管機構合組的磁鐵委員會,試圖制定「自願性安全標準」,以防止因吃下稀土磁鐵造成的傷亡增加。該標準12月草擬完成,訂一月投票表決。但在各方利益折衝下,最後可能只是要求該產品附加安全警告標示、並在包裝上做出變更。

根據全國毒物控制中心追蹤統計,今年發生的磁鐵攝入案件是2016年禁令存在時的六倍。去年發表在「小兒胃腸病與營養雜誌」的醫學研究顯示,實施禁令那四年成功做到了傷害預防,磁鐵攝入量下降近一半;2012年因吃下磁鐵到醫院掛的案件有3617次,三年後降至1907次就診。

稀土磁鐵比一般吸附在冰箱上的普通磁鐵強10倍,如果不慎吞下多個稀土磁鐵,會在腸內吸在一起、造成堵塞,有可能危及生命,必須緊急動手術。

「這是市面上最危險的產品之一,」參與自願性安全標準制定過程的兒科胃腸病學家魯道夫(Bryan Rudolph)說,如果兒童不慎吃下稀土磁鐵,會造成很大傷害,危險性比吃進硬幣或鈕扣形電池還大。」西雅圖兒童醫院兒科急診室醫生朱莉·布朗(Julie Brown)則說,她平均每月看看到一次類似病例,大多數人都不了解這些磁鐵的風險有多大。

最近幾周進行的自願性安全標準制定過程,商業利益與安全利益之間不斷出現拉距戰。磁鐵明白表示,他們主張附加書面警告和改善包裝設計來防止意外攝入。其中,磁鐵製造商克雷格·扎克(Craig Zucker)指出,有關自願性安全標準,他們只會考慮那些「不會改變成人產品的實用性、功能性和適用性」的規範。

但安全倡議者指出,應將稀土磁鐵尺寸改成大到不能吞咽,或將磁性減弱到就算吃下也不會損害人體。但與會業者說,這樣的規定「根本不會有人遵守」。

Zen磁鐵製造公司負責人屈士翰(Qu Shihan,音譯)當年帶頭上法院與CPSC對抗,最後導致磁鐵禁令在2016年被推翻。他同意強力稀土磁鐵「很危險,但它就是這樣的產品。」屈士翰支持努力讓兒童遠離稀土磁鐵,但他不同意從根本上改變或禁用該產品。他說:「不能因為擔心小孩子會窒息,就把所有小東西都弄大。」

在各方折衝後,12月完成起草的新自願性安全標準將要求附帶安全警告標示和包裝變更,包括可用肉眼檢查所有鬆動的磁鐵是否都在包裝之內。至於磁鐵本身仍強而有力、且維持原有的小型球狀尺寸。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世界日報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