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原來陰陽學說可以解決失眠問題
「陰」、「陽」貫穿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一陰一陽之謂道」,中國傳統經典《易經》里就記載著陰陽學說,而「陰」、「陽」的名詞就貫穿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比方說,我們生活的空間稱為「陽間」,而人死後去的空間就是「陰間」;天空中有太陽也有太陰;而人的性格則有陽剛與陰柔之分;除了性別上有陰陽差異,地理上也有山南水北謂之陽的說法。
雖然「陰」、「陽」貫穿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可是生活中,除了諸如「燥熱的食物易上火」、「寒涼生冷食物會傷陽」等飲食養身的運用外,似乎陰陽學說在日常生活里的應用不大,有些人甚至可能認為這是落伍的、不科學的學說。不過,真實的情況更可能的是由於我們對陰陽學說的陌生,而不知如何運用罷了。
就拿睡眠為例,人的一生有幾乎三分之一的時間用在睡眠,可是「失眠」卻深深的困擾著我們現代人,在身心科門診當中「失眠」是最常受病人抱怨的癥狀。而研究發現,一年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失眠的問題。所以藉助安眠藥以入眠的人數眾多。
那麼陰陽學說可以解釋「失眠」嗎?可以。
傳統中醫認為:「陽入於陰則寐(睡著),陽出於陰則寤(醒來)。」所以,人的睡眠也是與陰陽有關的。那麼人為什麼會失眠?從上述說法很容易推論得知:一個人如果「陽不能歸於陰」就會失眠。可是怎樣的人會有「陽不入於陰」的現象呢?平時心火過旺的人,容易陽氣亢奮在上,難以潛入陰分,以至於失眠。
講到這邊,我們可以發現以陰陽理論來解說失眠是很有邏輯的。只是如果只談到這邊,對我們現代人的幫助還是不大,我們還得追問怎樣的人會心火過旺?會心火旺的原因當然不只有一種,但是思慮多、煩躁是心火旺的原因之一。許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在我們諸事繁雜、心煩意亂的時期,會有不易入眠的現象。
既然失眠的道理是如此的,那麼該怎麼解決?當然就是要退火了!所以有的中醫會建議用「苦蕎麥皮、黑豆皮、綠豆皮、菊花、決明子」等清涼退火的材料作為枕頭的填充物,以清腦熱。
從「失眠」這個例子來看,既有理論,又有合理的推論,還有實際相應的解決之道,所以,誰能說陰陽學說不科學呢?只是我們對它所知太少罷了!
決明子、菊花、山楂茶。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美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