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響是病嗎?3個動作保護頸肩腰(圖集)

2020年06月09日 10:07 簡體 正體   評論»

現在這個社會裡,大家都有:有些人會唱歌、有些人會彈琴,而有些人,他們的特長是:響。

只要他們隨便活動,身上就會『咔咔響』

而在這類人心裡,長久以來一直有一個疑問:咔咔響,以後會不會容易得呢?

關節咔咔響會得關節炎嗎?

在我們活動、運動時,關節突然發出『咔咔響』的現象,醫學上叫做:彈響。

不少人認為『彈響』是關節炎的先兆。但實際上,『彈響』分為生理性彈響性彈響

生活中大部分『彈響』都屬於生理性彈響,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不是的先兆。也不需要治療

只有少部分伴隨疼痛等不適癥狀的病理性彈響,才可能是疾病。

彈響到底是什麼在響?

生理性彈響的原理到現在也沒有完全探明。但大致上有以下幾種常見的原因:1、壓力改變

關節腔是一個密閉腔,當關節靜止時,各種壓力處於一種靜態平衡。

當關節受到突然牽拉或屈折,瞬間拉力超過腔內的副壓力,平衡被打破,出現一個短暫的『明顯腔』。

此時由於壓力變化,周圍氣體會迅速向其擴散,而彈響就是氣體擴散波的振動聲

2、滑液不足

如果人經常不活動,滑膜缺少外界的刺激,關節內的滑液就會變少。

當缺少潤滑,關節突然活動時,關節面之間就可能輕微摩擦發出聲響。

3、韌帶摩擦聲

當一個姿勢保持太久,關節周圍的、韌帶總保持緊繃狀態,當關節活動時,韌帶就可能與關節發生摩擦,發出彈響。

而病理性彈響,則多是因為關節的損傷退變增生炎症韌帶增厚等引起了關節內異常的壓力改變或異常的摩擦和撞擊,從而引起彈響。

區分生理彈響和病理彈響

生理性的關節彈響,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

1、彈響只發生在關節突然活動的時候;

2、彈響發生前,關節一定有一段時間是靜止不動的;

3、彈響聲音較清脆,且響聲單一,同部位短時間內不會響第二次;

4、彈響不會同時有疼痛或不適感,反而會有一定輕鬆感

不符合上述特點,則要警惕病理性彈響。當然一般病理性彈響還會伴有如下不適:

1、頸椎關節:出現疼痛、麻木、無力等;

2、肩部關節:出現疼痛、活動受限等;

3、出現疼痛、腫脹、走路突然卡住等;

4、腰部關節:出現腰疼、腿疼、腿麻等。

總之,當彈響伴有疼痛為主的不適癥狀時,就要警惕病理性彈響,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了。

幾個動作保護關節

無論還是不響,我們都需要在生活中注重我們的關節健康,在這裡再教大家幾個動作,鍛煉我們肌肉,保護我們的關節。

1、頸、肩關節——後仰夾背

向後仰頭,兩隻胳膊向後擠壓3秒,再放鬆2秒,早中晚各30次,鍛煉脊柱兩旁的肌肉,預防頸、肩疾病。

2、腰椎關節——臀橋

用雙足、雙肘和後肩支撐抬起「屁股」,讓腹部和膝關節抬平,再緩慢放下,一起一落為一個,每天做20~30個,鍛煉腰背部肌肉預防腰椎疾病。

3、膝關節——抬腿勾腳尖

坐在椅子上,整條腿抬起綳直保持水平,同時用力做勾腳尖動作,每天多做幾次,可以通過鍛煉大腿肌肉力量提高膝關節,增強膝關節耐性。

總之,大部分不需要對關節咔咔響過於在意,簡單一句話總結就是:只響,不疼不難受,就沒有什麼大問題。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搜狐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