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運動建議!歐洲心臟學會發布心血管病與運動指南
8月29日,歐洲心臟病學會發布了首份針對心臟病患者的活動和體育運動的指南。
對健康人的運動推薦
對於健康人,指南仍推薦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或每周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或兩者的等效組合。
但建議將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逐漸增加到300分鐘/周,或高強度有氧運動150分鐘/周,或同等組合,這對健康成年人有額外益處。
為了能更好的堅持,建議定期進行評估和諮詢,必要時增加運動量。
對於心血管疾病風險為低中度的人群,可考慮參加所有娛樂性體育活動,而無需進行進一步的心血管評估。
但對於對於競技運動員,應考慮心臟篩查,包括家族史、癥狀、體格檢查和12導聯心電圖。
對於久坐者和心血管高風險者,如果準備參加高強度運動或競技性運動,應考慮臨床評估,以判斷預後。
對於某些沒有已知冠心病的患者,如果有很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如心血管病風險>10%,有家族史或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並希望進行高強度運動,可考慮進行功能成像測試、冠狀動脈CT或頸動脈或股動脈超聲進行風險評估。
高血壓患者
有高血壓的人應每天進行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或游泳),每周5~7天。這樣可降低7/5 mmHg的血壓。
另外還建議每周3天的力量鍛煉,其降壓效果可能與有氧運動相當,甚至更大。
如果需要參與高強度的運動,需要評估心血管情況,以確定是否有運動誘發的癥狀、對運動的過度血壓反應以及是否存在靶器官損傷。如果收縮壓>160 mmHg,則應推遲,直到血壓得到控制。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和鈣拮抗劑是運動員的首選藥物。
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可升高血壓。
對於血壓沒有得到控制的人,建議暫時限制參加競技運動,但技巧性運動除外。
對於高危人群,包括靶器官損害,如左心室肥大、舒張功能不全、超聲顯示動脈壁增厚或粥樣硬化斑塊、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腎功能不全,即使血壓控制良好,也不建議進行鐵餅/標槍、鉛球和舉重等項目,其他競技運動可以參加。
如果在運動試驗中,在100 W的負荷下,收縮壓上升到>200 mmHg,則應優化降壓藥物治療,並進行臨床評估,包括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即使休息時血壓是正常的。
血脂異常患者
體力活動可使血清甘油三酯降低高達50%,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5%~10%,這可以通過每周3.5~7小時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或多數情況下每天30~60分鐘的運動實現。
對於患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膽固醇血症者,建議進行更高強度的運動。
在患有高膽固醇血症的人,經常鍛煉很少能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值,因此,應嚴格遵守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的藥物治療。
他汀治療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改善預後方面優於單純的運動和生活方式干預。
糖尿病患者
有氧和力量訓練對血糖控制、降低血壓、減輕體重、增加運動能力和改善血脂都是有效的。二者結合可有效控制血糖。
理想的鍛煉計劃是每天至少進行中等強度的鍛煉,例如至少30分鐘的快步行走,大多數日子進行15分鐘的力量訓練,以及較輕強度的活動(站立,步行)每30分鐘一次。也可通過柔韌性和平衡運動來補充,特別是老年人或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併發症患者。
對於肥胖或中心性肥胖患者,建議每周進行3次力量訓練,此外還進行中等或高強度的有氧運動(至少30分鐘,建議每周7天),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老年人
對於年齡≥65歲、身體健康且沒有限制其活動能力的情況,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對於有跌倒風險的老年人,建議每周至少2天進行力量訓練,以改善平衡和協調能力。
冠心病患者
對於無癥狀的慢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如果功能成像或常規運動負荷試驗未誘導出心肌缺血,可根據個體情況參與所有類型的運動,包括競技運動。
心肌橋患者
對於有心肌橋的人,若極量運動試驗不能誘發出缺血或室性心律失常,可考慮參加競技和休閑運動。否則,不建議參加競技和休閑運動。
心力衰竭和瓣膜病患者
在風險因素控制和治療優化之後,應鼓勵心衰患者立即開始身體活動。最初也可規定和監測家庭鍛煉計劃。可同時考慮低強度至中等強度的娛樂體育活動與結構化鍛煉計劃。如果監測沒有發現任何運動誘發的心律失常或其他異常,則允許所有類型的娛樂性體育活動。
無論有無癥狀,不推薦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患者進行高強度力量和耐力運動。
患有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患者不推薦進行中等強度或高強度的競技和娛樂運動。
射血分數小於60%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不推薦參與競技運動。
心肌病和心肌炎患者
對於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如果有心臟癥狀、心臟驟停史,或不明原因暈厥,靜息左室流出道壓力階差>30 mmHg,運動引起血壓反應異常或心律失常的人群,不推薦進行中等強度或高強度的競技和娛樂運動。
不推薦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患者參加高強度的娛樂鍛煉或任何競技運動。
對於擴張性心肌病患者,出現任何一種情況,不推薦參加高強度或極高強度的運動:心臟驟停或不明原因暈厥的癥狀或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數小於45%;動態心電圖或運動試驗中頻發室性心律失常;心臟核磁共振顯示廣泛的晚期釓增強(>20%);高危基因型。
對於可能或明確診斷為心肌炎或心包炎者,不推薦在炎症活躍時參加休閑或競技運動。
急性心肌炎後3~6個月不推薦參加中到高強度鍛煉。
房顫患者
推薦進行規律體育鍛煉,以預防房顫。
推薦在參加體育運動前進行評估,並管理結構性心臟病,甲狀腺功能障礙,酗酒或濫用藥物,以及其他會導致房顫的主要原因。
對於複發性癥狀性房顫和或考慮到運動表現的影響,而不想接受藥物治療的運動鍛煉者,推薦進行房顫消融治療。
不推薦正在接受抗凝治療的房顫患者進行有直接身體接觸或容易受傷的運動。
預激綜合征和早搏
推薦有預激綜合征合併確診心律失常的競技運動和業餘運動員進行旁道消融。
對於無癥狀預激的競技或專業運動員推薦進行電生理檢查,以評估猝死危險。
對於基線心電圖檢查有≥2連發室性早搏的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包括詳細的家族史,以排除潛在的結構性心臟病或心律失常情況。
推薦有頻發室性早搏或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的患者,進行全面的檢查,包括動態心電圖、12導心電圖、運動試驗以及相應的影像學檢查。
孕婦
在沒有醫學或產科禁忌證的孕婦中,推薦在孕前孕期和產後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如果孕婦出現嚴重呼吸急促劇烈,胸痛、頭暈或暈厥、規律且伴有疼痛的宮縮,陰道出血或羊水滲漏,推薦在持續運動或訓練前重新進行運動評估。
不推薦進行涉及身體接觸跌落、有腹部受傷風險、舉重或未適應的海拔地區運動。
慢性腎病患者
推薦所有慢性腎病患者進行低至中等強度的有氧訓練,低至中等強度的抗阻訓練,以及柔韌性訓練。
但有以下情況者不推薦參加運動:電解質異常,心電圖可疑改變,透析期間體重增加過多,用藥方案改變或滴定,肺部充血和外周水腫加重。
外周動脈疾病患者
推薦患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外周動脈疾病患者進行定期運動,每周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每周75分鐘的劇烈有氧活動,或兩種運動組合,作為二級預防策略的一部分。
先心病患者
推薦所有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都定期參加中等強度的運動,不推薦心功能3~4級或有潛在嚴重心律失常的先心病患者進行競技性運動。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搜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