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肉能預防血栓?大錯特錯 不過血栓確實是吃出來的
63歲的王阿姨自從查出來有腦血栓以後,就堅持不再吃肉了。她覺得自己之所以會有腦血栓,都是吃肉太油膩,把血管給堵住了。那隻吃菜,飲食清淡了,就能把血管給疏通。
真的是這樣嗎?朋友們,不論您多大年齡,不論您是男性還是女性,這樣做都是不可取的。下面,「問上醫」給您仔細講講,血栓患者能吃、不能吃什麼。
一月不沾葷,走路都在飄
大家都知道,人是雜食性動物,必須保持食物的多樣性身體才能保持健康,如果只吃菜或者只吃肉,那都是不可以的。如果堅持一個月不吃肉,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傷害。
1.免疫力降低:蛋白質是人體的重要營養元素,是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動物性蛋白要比植物性蛋白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和利用。如果一個月不吃肉,人體內就會缺少新陳代謝所必須的蛋白質,進而大幅降低免疫能力。
2.影響記憶力:大腦中神經元細胞的合成也需要蛋白質這個物質基礎,不吃肉的人無法提供足夠的蛋白質,所以記憶力會越來越差。
3.加快衰老:動物體內含有大量的葉酸和維生素B12,這是從植物中難以獲取的營養元素。如果一個月不吃肉,人體內會逐漸開始缺少葉酸和維生素B12,而它們是構成DNA必不可少的輔酶,缺少這兩樣元素就會使DNA合成變得困難,導致人體加速衰老。
4.缺鐵性貧血:人體需要攝入足夠多的鐵元素才能保證造血功能的順利運轉,瘦肉、動物內臟及動物血液中都含有豐富的血紅素鐵,水果和蔬菜中的鐵含量非常少,也不容易被人體吸收,而且在烹飪過程中很容易流失。因此,如果一個月不吃肉,你可能會出現貧血,整個人都會乏力、困頓、皮膚暗淡、粗糙。
5.內分泌紊亂:人體分泌激素必須以脂肪為原材料,如果長期不吃肉,體內脂肪含量太低,就會影響激素的分泌,女性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調,並且影響懷孕,增加不孕不育的風險。
這四種飲食不可取,會讓你的血栓「重上加重」
1.高鹽飲食:腌菜、泡菜、鹹魚、臘腸這些都是常見的高鹽分美食,還有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隱形」高鹽食物或調味料,比如雞精、蜜餞、醬油、火腿腸等。
數據顯示,9.5%因心血管死亡的病人都有著高鹽飲食的習慣,而且吃鹽多很容易誘發高血壓,10.7%的中風與高鹽飲食有著直接關係。
2.高糖飲食:最常見的飲料中都含有很高的糖分,比如可樂、蜜茶、奶茶、酸奶、運動飲料等。還有隨處可以買到的麵包,甚至是午飯的糖醋裡脊、紅燒肉中,我們在無形中攝入的糖遠遠超乎自己的想像。
攝入過多的糖分會導致血糖和甘油三脂水平升高,同時脂蛋白水平降低,從而使血液變得更加粘稠。無形中埋下了心血管疾病的「地雷」。
3.油炸食物:炸雞、漢堡、薯條都是大家喜愛的食物,但嘴上享福,血管卻會遭殃。油炸食品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對血管健康很不利,容易導致血管堵塞,出現血栓。
4.反式脂肪酸:聽起來好像是一種罕見的化學元素,實際上我們每天都會吃到不少的反式脂肪酸,包括麵包、曲奇、餅乾、蛋糕、冰淇淋、奶茶等。
反式脂肪酸可以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那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是升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元兇。
換掉你家的食譜,照著這個方法健康地吃
說了這麼多,其實是想跟大家,尤其是上了年紀的朋友們說,千萬不能因為想要保健、想要瘦、怕自己得血栓等原因而不吃肉類,但是卻在不知不覺間攝入了過多傷害健康的食物。
推薦大家多吃雞肉、魚、蝦等高質量蛋白,每天攝入50-100g。然後再吃少量的豬肉、羊肉、牛肉等,最好多吃瘦肉,不吃肥肉,以免攝入過多脂肪。另外,動物內臟中含有豐富的鐵元素,所以每周最好吃1-2次,每次大概吃50g就可以了。在做菜時盡量選擇燉煮或清蒸的方式,少放油、鹽、糖,避免給身體帶來更多的負擔。
安卓翻牆APP、Windows翻牆: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牆服務Just My Socks,不怕被牆
來源:問上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