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為何虛不受補

2020年10月19日 9:47 簡體 正體   評論»

黃帝內經》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到了秋天,陽氣開始收藏,是陽收陰長之勢,適當正是恢復人體機能的最佳時機。然而,很多人經常虛不受補,也就是體質虛弱,不能承受補藥的威力,一進補就出現各種不適,這該咋辦?

中醫認為,虛不受補的主因是功能虛弱,中焦升降失常,導致消化吸收不好,不同個體又會有不同表現。

燥熱。愛吃辛辣刺激的人群,飲食偏燥熱,容易造成脾運化失常,中焦蘊熱。熱邪向上到達頭面、頸部,表現為面紅、長痘、頭上長包、口內長瘡、耳鳴、口乾、咽痛、目紅;熱邪在中焦,出現胃熱、身熱,則汗多,喜歡吃涼;熱邪向下,可出現小便黃赤澀、大便乾燥等問題。

寒涼入胃。喜歡吃冷飲、冰飲的人群,容易脾陽不足。飲食因此得不到運化,中焦氣機不升,濁氣不降,表現為胃脹、打嗝、胸悶、心口堵、噁心、食慾差。食物得不到陽氣的蒸化與升騰,中焦則生成濕與痰,日久也可化成熱,也可能形成寒熱錯雜之象。這時稍進食溫性之品,容易出現上火的表現;進食涼潤之品,痰濕流於下焦,女性白帶多或黃帶多、陰癢,男性陰囊潮濕或有

脾胃虛弱者,氣機容易郁滯,中醫強調氣機通暢,如果能通,也是補。所以有「以通為補」之說,尤其適合脾胃虛弱且夾有痰、濕、瘀、滯者。個體有差異,根據不同體質狀況選用不同的飲食,才是正確的施補方法。

兼有痰濕者,表現為胸悶、腹脹、膩、胃口差,這時不宜滋補,要通補,可以少量瘦肉加蘿蔔、青菜,忌寒涼辛辣。

兼有寒邪,吃涼會腹瀉的人群,慎食油膩陰寒之品。可以在平和略溫性的雞肉中加少量生薑、砂仁,溫中醒脾和胃。

兼有血瘀者,就是有瘀斑的人群,適當服用活血消食之品,如山楂、、洋蔥等。

兼有鬱熱者,表現為吃熱的上火,吃涼的腹瀉,這時需要調和脾胃,吃溫和的食物,如白菜、冬瓜、扁豆、豬瘦肉等搭配,忌食辛辣。

兼有陰虛者,表現為老是口乾口渴,飲水暫時能解渴,過一會兒又渴,有時想吃涼的,這時需要養陰潤燥之品,但不能太過寒涼。可以用百合、蓮藕、山藥滋陰健脾。

此外,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弱的人群秋季進補時,不宜急補、大補,只能平補、緩補,辨證施補。

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生命時報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