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上廁所的壞習慣,比不洗手還臟

2025年05月08日 12:13 簡體 正體   評論»

今天早上我坐在上的時候,被大數據精準推送了一條視頻,標題是:沖廁所一定要蓋馬桶蓋子。

視頻內容大概是說,不蓋蓋子,會導致飛濺,在空氣中漂浮時間長達90分鐘!

好傢夥,我活了這麼多年,從來沒蓋過馬桶蓋沖水……

你們呢?

我就不信只有我一個人不蓋!

按照視頻說的,這麼多年咱們得吸入多少細菌啊!這些細菌會影響健康嗎?還有,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趕緊查找了各種相關資料,快來跟我一起看看吧!

沖馬桶不蓋蓋子,有多臟?

跟海芋一樣沖廁所從來不蓋蓋子的小夥伴們,很遺憾地通知你們:視頻里說得還真沒錯。

一項名為《Potential for aerosolization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after flushing toilets: the role of toilet lids in reducing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risk》的研究提到:不蓋蓋子沖馬桶,「超級細菌」艱難梭菌有通過空氣傳播的風險。

小知識

艱難梭菌:新名為艱難擬梭菌。它廣泛分布於自然環境中,如土壤、乾草、沙、一些大型動物(如牛、驢和馬)、狗、貓、嚙齒動物和人的糞便,除此之外還大量存在於水和動物的腸道中。

正常情況下,艱難梭菌存在於人體腸道中並不會造成危害。但如果使用或免疫力下降,導致腸道菌群失衡,艱難梭菌就可能大量繁殖並釋放毒素,引起腹瀉、噁心、發燒,嚴重時甚至可能發展為偽膜性或毒性巨結腸症。

研究人員選擇了兩種類型的馬桶進行了現場沖水測試,並分別評估了馬桶上方不同高度(馬桶座高度、馬桶上方10cm和25cm)的艱難梭菌氣溶膠化情況。

*氣溶膠化(aerosol):是指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簡單點說就是細菌被「沖」成霧狀飄起來,飛在空氣中。

結果發現:在不蓋馬桶蓋沖水的前30分鐘里,馬桶座高度的空氣樣本中平均檢測到35個菌落形成單位(cfu)的艱難梭菌;馬桶上方10cm能檢測到6個cfu,而馬桶上方25cm也有7個cfu。

有人估計想問:這種情況是發生在沖水的前30分鐘里,那時間再長一點,細菌是不是就沒了?Nonono!

雖然隨著時間推移,空氣中的艱難梭菌數量是會減少一些,但沖水90分鐘後,在馬桶上方25厘米高的空氣中依然還能檢測到細菌。而且就連地板、水箱和馬桶座圈上的樣本板也都發現了細菌的存在。

關閉馬桶蓋子和打開馬桶蓋子沖水時檢測到的細菌數據

也就是說,不蓋蓋子就沖水,細菌可能會在空氣中四處亂飛,時間長達一個半小時!甚至,周圍環境都會被污染。(如果你家馬桶旁邊有牙刷等洗漱用品的話,嘔,簡直不敢想啊!)

那沖馬桶時關閉蓋子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呢?

研究提到,當馬桶蓋關閉時,周圍的環境表面上均未檢測到艱難梭菌。

雖然有一篇2023年的研究表示:馬桶蓋能擋住一部分細菌,但對病毒效果一般。(後文中有應對方法!)但該蓋還是得蓋,能擋多少算多少,咱別嫌麻煩!

其實除了沖馬桶時得蓋蓋子,使用馬桶的時候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我們注意。

使用馬桶,還得注意這些

「今天開始我要自己上廁所!」小時候你可能也這樣對爸媽宣告過自己的獨立,但長大後你真的會「正確」上廁所了嗎?

別笑,其實很多人都會忽視這些細節,從而給細菌、病毒可乘之機,影響身體健康。看看你中了沒!

建議坐著使用馬桶(尤其是與女性共用馬桶的情況下)

很多男性不願意在小便時坐著使用馬桶,原因多種多樣:有覺得不方便、不舒服的,有覺得沒有「男子氣概」的,也有認為不健康的。

但不管理由是什麼,我們依然建議有條件的男性小便時盡量坐著使用馬桶,原因有兩個:第一,對自己有益。

一項名為《Evaluation of Impact of Voiding Posture on Uroflowmetry Parameters in Men》的研究分析了男性排尿姿勢(站立與坐著)對健康的影響。

研究找到了740名年齡在18~77歲之間的男性參與者(這些參與者包括健康的和有良性肥大的患者),並按照年齡分了四組:35歲以下、36到50歲、51到60歲,以及60歲以上。

最後通過測量他們的尿流率和排尿後殘餘量並統計數據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排尿姿勢的影響逐漸顯現。特別是在50歲以上的男性中,坐著排尿時的尿後殘餘量顯著低於站立排尿(這可能是因為坐姿排尿時盆底肌群會更放鬆)。

這很關鍵——因為殘餘尿平均每增加10毫升,發生的概率就會增加5%。因此,更推薦老年男性、排尿困難的坐姿排尿。

另外,研究也提到:坐姿排尿對健康的人來說並不會造成什麼影響。許多專家和研究資料也表示坐姿排尿對前列腺或性功能無不良影響。也就是說,就算你身體很健康,坐著尿也完全OK。

有些男性可能要說了:「我還沒老呢,也沒有排尿困難的問題。既然健康的人坐著站著都差不多,那我為啥一定要坐著排尿?」

好,這就來到坐著排尿的第二個好處了:對和自己同住的人(尤其女性)有益。

要知道站著尿,飛濺是避不開的事。

這些看不見的細小飛沫,會攜帶尿液中的細菌,落在馬桶邊緣、浴室地面、牆面等各個角落。

站立尿尿時,不管是什麼瞄準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飛濺

對女性來說,這種污染格外容易引發尿路感染、陰道炎等問題,因為女性尿道短,位置靠近肛門,更容易受到細菌影響。

綜上,還是建議男士盡量在有條件時選擇坐著排尿。

上廁所中途,不要衝水

我猜不少人都有上廁所上到一半就沖水的習慣吧?很多人這麼做,無非是覺得味道太沖、太臭了,想趕緊「滅味」。但說真的,這種習慣可不太推薦!

原因同樣是:在於馬桶的水在旋轉的時候,水滴會濺起來,如果接觸到私密部位,可能會引發泌尿系統的感染。

不要倒水沖馬桶

這事估計不少人家裡的長輩都會做,理由就是想節約用水(不得不說,咱們的節約意識真的很強)。

說實話,雖然這麼做確實能省下一點水,但節約的幅度其實非常有限。而且重要的是,倒水沖馬桶,由於水流方向、力度都不穩定,很容易沖不幹凈,增加滋生細菌的風險。另外,長期不沖水,也可能對馬桶和管道系統造成負面影響。

使用後一定要洗手

雖然我們從小就被教導「上完廁所要洗手」,但很多人並不能每次都嚴格做到。有時候是偷個懶,有時候是忘了,還有冬天水太冰,真的不想洗(悄悄地透露下,海芋就是這種人)……

有研究表明,只有67%的人會在離開洗手間前洗手。

咳咳,這樣真的不行!(嚴肅臉)

廁所是細菌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哪怕你覺得「我又沒碰到什麼」,手也會沾滿空氣中各種微生物,並把它們送往手機、門把手、餐桌甚至食物上。如果這些細菌被吃進肚子里,可能會引發腹瀉、嘔吐、噁心、胃痛等癥狀。

在外使用馬桶,最好使用一次性馬桶圈

公共衛生間人流量大、清潔頻率難以保證,有多臟簡直不敢想!一次性馬桶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皮膚與馬桶座的直接接觸,有助於降低感染風險。

除了這些,如果有朋友還有其他使用馬桶的建議,也可以在評論留言討論~

馬桶,一定要定期清潔

我們上面提到了「蓋上馬桶蓋沖廁所也不能阻擋病毒」,很多人估計已經開始懷疑人生了:那我蓋蓋子還有啥用?

別慌,雖然蓋子擋不住,但清潔劑可以!

有研究發現,使用清潔劑,馬桶里的病毒可以減少超過99%!馬桶刷上的病毒減少了97.64%!

所以,馬桶真的要常清潔!

那麼問題來了,馬桶多久清潔一次?答案是:每周至少徹底清潔一次。

PS:清潔馬桶不只是刷馬桶內壁,馬桶圈、沖水按鈕、馬桶外壁、馬桶刷也要定期清潔。

對了,最後還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有些消毒/清潔劑中含有聚己亞胺磷酸鹽(PHMG-P),這種成分可能對人體造成長期健康影響。

所以在使用清潔劑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比如戴好手套,避免清潔劑直接接觸皮膚;使用過程中和使用後記得開窗通風等等。

來源:第十一診室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