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喝塑膠微粒?6種茶包比一比這款最嚴重!這樣喝茶養生不喝毒

2025年05月06日 9:20 簡體 正體   評論»

喝茶能喝到滿滿兒茶素等抗氧化多酚類,泡一壺熱茶享受時光,看起來很健康,卻可能無意間將喝進肚子里?曾有研究發現,市售茶包在高溫沖泡10分鐘之下,就可能釋放出不少塑膠微粒,長期累積容易影響健康!那麼到底怎樣的茶包才相對安全呢?

哪種茶包塑膠微粒最多?6款茶包比一比

2024年自治大學的研究,比較市售不同茶包的材質,發現不論是塑膠、尼龍還是纖維製成的茶包,在熱水沖泡下或多或少都會釋放塑膠微粒,很可能因而被人體吸收。雖然短期不見得有明顯傷害,但在反覆多次、長期累積下,仍可能造成健康隱憂。

不過,這也不代表布織布茶包、棉質茶包就一定安全,也同樣存在值得注意的健康風險,以下整理出常見六種茶包材質的比較情形,來看看你平常喝的茶包是哪一種!

6種常見茶包材質比較

塑膠茶包(聚丙烯,Polypropylene)

每毫升釋放約12億顆粒,平均尺寸136.7奈米,是塑膠微粒釋放量最高的材質。

纖維茶包(Cellulose)

每毫升釋放約1.35億顆粒,平均尺寸244奈米,釋放量僅次於塑膠茶包。

尼龍茶包(Nylon-6)

每毫升釋放約818萬顆粒,平均尺寸138.4奈米,比起其他材質釋放量稍低,但仍不可忽視。

不織布茶包(PP或PET)

多為聚丙烯(PP)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製成,其實也屬於塑膠材料,也可能存在與塑膠微粒溶出的風險。

棉質茶包

棉布雖然不含塑膠,但可能添加、殘留染料成分、或是掉落棉絮。

紙質茶包

部分紙質茶包要小心是否有添加濕強劑,讓茶包更「耐泡」不易破;有些如果是用釘書針固定,要慎防意外喝下肚或金屬生鏽等問題。

材質 食安疑慮
塑膠(聚丙烯) 塑膠微粒最多
尼龍 塑膠微粒最少
纖維 塑膠微粒次多
不織布 塑化劑疑慮
棉質 漂白用螢光劑、染料、掉棉絮
紙質 注意濕強劑或釘書針的安全

塑膠微粒化學毒會累積在內臟!6撇步安全喝茶不喝毒

為什麼我們需要擔心這些塑膠微粒?當這些塑膠微粒被我們喝下肚、進入人體,可能影響消化、呼吸、與免疫系統,甚至有研究發現,塑膠微粒能穿透血睾屏障累積在睾丸,可能與不孕有關。此外,塑膠微粒具有親脂性,容易吸附環境中的有害化學物質,如雙酚A、多環芳香烴等環境,都是會增加致癌與代謝疾病風險的毒素。

如果擔心塑膠微粒的危害,不妨參考專家建議的眉角,讓你安心享受茶香、喝進健康!

留意茶具材質:使用陶瓷茶壺、玻璃或不鏽鋼茶具,避免塑膠材質在高溫下釋放微粒。

改用散裝茶葉:在家泡茶時,改用散裝茶葉,避開茶包釋放塑膠微粒的風險。

使用非塑膠制茶包:若習慣使用茶包,建議選擇棉質茶包,或無漂白紙質茶包,且確認材質與製程安全。

降低沖泡溫度和時間: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建議,泡茶時先剪掉茶包標籤,用85度以下的溫熱水沖泡,泡3~5分鐘即可。

冷泡茶不超過1小時:研究發現25度水浸泡1小時就可能溶解出塑化劑,所以如果要泡冷泡茶,不妨多放幾包茶包增添濃度,同樣能增強茶味,就能縮短浸泡時間了。

加強新陳代謝:多喝水、攝取高纖蔬果、營養均衡、適度運動,有望幫助身體透過排汗、排尿、排便排出可能累積的塑膠微粒!

來源:早安健康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