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6個動作 遠離腰酸背痛
骨,是人類身體的重要支撐,站立、行走、運動,沒它不行;保護重要臟器、參與人體代謝、承擔造血功能,也是骨骼的重要功能。可以說,骨骼健康是不容忽視的重要關注點。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出現的常見骨骼疾病,會導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增高。在惡性腫瘤患者中,骨質疏鬆問題更加不容忽視,在一項納入68名受試者的對照研究中,34例惡性腫瘤患者組的骨質疏鬆發生率超過60%[1]。
腫瘤患者容易骨質疏鬆
年齡,是影響骨質疏鬆發生的一項重要因素,拋開腫瘤的影響,年齡較長的腫瘤患者本身就有骨質疏鬆的風險,尤其老年女性群體——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女性為20.7%,男性為14.4%[2]。
另外,惡性腫瘤本身及抗癌治療也可能增加骨質疏鬆的發生風險。這其中的原因尚不明確,可能的原因包括[1,3,4]:腫瘤細胞可分泌一種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6,大量體外實驗證明,白細胞介素-6能夠抑製成骨細胞功能,促進骨質疏鬆發生。
腫瘤內分泌治療(如乳腺癌患者服用他莫昔芬、來曲唑、阿那曲唑)不可避免會導致性腺功能減退,雌雄激素的缺乏會引起骨量丟失,使骨質疏鬆風險增高。在臨床上,一定比例的乳腺癌、前列腺癌患者會需要防治骨質疏鬆的藥物。
甲狀腺功能的亢進和減退也可導致骨質疏鬆發生,因此也能見到甲狀腺癌患者使用骨質疏鬆藥物。
另外,有報道稱化療藥物會影響骨質代謝,但目前關於化療藥物是否直接引起骨量丟失存在爭議。
這6個動作傷骨,別做!
腫瘤患者保護骨骼健康刻不容緩。除了醫療干預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著重避免不良動作帶來的骨骼傷害,以下這6個動作,千萬別做。
1.「葛優癱」
「葛優癱」看起來挺愜意舒服,其實,脊柱,特別是腰椎此時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攤」著舒服,是因為這種姿勢沒有用到肌肉,人自然感覺到放鬆;但是這樣的姿勢,使本該S形的脊柱變成C形,使本該支持身體的腰部和腹部肌肉逐漸失去了原有的作用,長此以往,還可能出現頸部、腰部疼痛,腰間盤突出症的發病幾率增加[5]。
正確做法,坐下時後背挺直,下腰部靠在椅背上或靠枕上。
2.二郎腿
二郎腿這種姿勢真的是很常見了,而且還不容易改正。二郎腿會使腰椎承受的壓力不均勻,局部肌肉處於緊張狀態,造成腰肌勞損,下腰椎、骶髂關節紊亂或椎間盤壓力增加,引起下背痛。另外雙腿的長時間互相擠壓,會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容易造成下肢靜脈曲張[6]。
正確做法,不蹺二郎腿,最低要求是每次蹺二郎腿時間不超過10分鐘。
3.彎腰搬重物
彎腰時,無法發揮髖關節、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反而會使腰部承受巨大的壓力,而腰部肌肉力量薄弱,容易導致腰部受傷。
正確做法,屈膝下蹲,讓脊柱保持直立,讓重物貼近身體,利用腿部肌肉,收緊腰腹部,提起重物。
4.久坐
久坐可能會以14種方式增加人的死亡風險,包括癌症、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腎臟疾病、自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疾病、肝臟疾病、消化性潰瘍及其他消化疾病、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症、神經障礙及肌肉骨骼疾病[7]。
正確做法,坐1個小時就站起來休息10分鐘,喝點水、上個廁所都不錯呦。
5.低頭玩手機
長期低頭玩手機會導致頸部肌肉僵硬,酸痛,加重頸椎負擔,嚴重者可引發頭暈,噁心,雙上肢疼痛麻木等癥狀,進而引發頸椎病的發生。
正確做法,將手機與視線齊平,保持頭部直立。十幾分鐘要換個姿勢,半小時左右休息眼睛。
6.經常爬山、爬樓梯
上下山、上下樓梯時,膝蓋會承受較大的壓力,關節軟骨也容易磨損,因此,要控制爬山、爬樓梯的運動量,盡量不負重,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要把握好運動強度。
分享3個保護骨骼的動作
注意:鍛煉的次數和強度要因人而異,如果有不適應立即停止。
橋式
動作要點:雙足跟、雙肘、頭部為支點,把腹部儘可能抬起,緩慢放下,一起一落為一個動作。
小燕飛
動作要點:俯卧,雙臂以肩關節為軸,雙肩向後收,輕輕抬起雙臂,後仰抬頭;同時雙腿伸直輕抬雙腳,腰骶部肌肉收縮,用肋骨和腹部支撐身體。保持3-5秒,然後緩緩落下放鬆。
注意:有骨盆前傾、急性腰損傷、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症或有腰椎滑脫、腰骶結構不良、腰椎小關節紊亂、椎管狹窄等腰部疾病的人不適宜做「小燕飛」;如果鍛煉引發或加重疼痛,應該立即停止。
倒著走
對於久坐的人,可通過倒走緩解身體疲勞和腰背酸痛,並鍛煉身體協調性。倒著走時要注意安全。
寫在最後
抗癌並非易事,除了腫瘤本身的治療難度,諸如骨質疏鬆症這樣的疾病也給患者增添了額外的負擔。希望患者能夠多加重視。平時注意規律鍛煉,多曬太陽,有了癥狀要到醫院,請醫生治療,可不只是簡單的補鈣哦。
V2free機場25%引薦返利:全平台免費SS/V2ray節點+經濟套餐高速翻牆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腫瘤資訊美中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