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耳屎能識別健康狀態!正常的耳屎長這樣…
與眼屎、鼻涕等一樣,耳屎也是我們不太願意談論的身體問題之一,但這種「天然產物」對我們耳朵的健康至關重要。
由於感染、損傷甚至遺傳等因素,耳屎的顏色、稠度、數量會有所不同。哪種耳屎是正常的?什麼時候應該到耳科就診?認證耳鼻喉科醫生、美國外科學會委員Michael J. Kortbus近日通過美國健康網站LiveStrong進行了解讀。
白色、黃色或橙色耳屎
「正常的耳屎往往是油性、蠟狀的,並且可能有透明色、渾濁色、黃色或者略帶赤褐色等顏色。」Kortbus博士說。
健康耳屎的範圍很廣,從完全沒有耳屎到每天分泌的濃厚橙色耳屎,這些情況通常都不會預示著疾病。相反,如果一個以前沒有耳屎的人突然出現了耳屎的變化,則可能意味著耳道或健康狀況發生了變化。
黃色乳狀耳屎
如果耳屎看起來像是黃色的牛奶,那麼可能是耳道感染了。
Kortbus博士介紹,就像我們所有的皮膚一樣,耳道內部也總是會有細菌和真菌孢子。實際上,我們的耳道是溫暖、黑暗和潮濕的,這就為真菌等微生物的繁盛生長提供了理想場所,從而可能導致外耳感染。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耳屎呈黃色、乳白色外,細菌感染還可能會導致耳部某種程度的不適,或疼痛和發紅。
Kortbus博士建議,可以採取一些簡單的措施來預防外耳感染:避免耳道進水。
沐浴後,用毛巾或紙巾擦拭耳道外部。
使用吹風機的冷風檔吹乾耳朵中的水分。避免使用熱空氣,這樣會創造更有利於真菌生長的溫暖環境,而且有灼傷的危險。
如果認為自己耳部有感染,請去看醫生,醫生可能會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濕耳屎
據美國聽力損失協會(HLAA)的說法,濕耳屎可能是完全良性的,甚至在歐洲或非洲血統的人中也很常見,但有時它可能預示著真菌感染。
與細菌性感染造成的疼痛、皮膚髮紅等不同,真菌性感染通常不會引起疼痛,其導致的濕耳屎也通常沒有異味或顏色,一般可能需要數周,乃至數月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對於經常出現耳部感染的人來說,應該儘早就醫。
紅色或黑色耳屎
紅色耳屎通常意味著耳道有出血,而黑色耳屎可能只是老化的耳垢或舊血塊。
一般來說,在用棉簽掏耳朵或只是用指甲撓癢,不經意間刮到耳道時,就會引起出血。不過幸運的是,這些類型的擦傷往往可以自我修復。
乾燥的片狀耳屎
據HLAA,對於某些人群,包括東北亞和美洲土著血統的人來說,乾燥的耳屎很常見。
但Kortbus博士說,有時某些皮膚狀況,例如角膜炎、皮炎、濕疹和牛皮癬也會導致乾燥的片狀耳屎。在這種情況下,耳道只會滲出一種由皮膚產生的蛋白質角蛋白,如果它阻礙了聽力,可能需要定期手術切除。
耳屎過多
如果你的耳朵里總是有很多耳屎,這可能是遺傳。「大約一年前,一位病人對他的DNA進行了基因分析,結果發現他有96%的幾率有多餘的耳垢。」Kortbus博士說。
克利夫蘭診所稱,雖然耳垢通常會自然排出耳道,但是過多的耳垢可能會積聚,並導致聽力下降、疼痛、頭暈、耳鳴等健康問題。
很多人可能會想用棉簽把耳屎挖出來,但這隻會把這些耳屎推進耳朵,使情況變得更糟。因此,可以尋求采耳師或耳鼻喉科醫生的幫助,他們可以用溫熱的無菌水或蒸餾水「沖洗耳朵」。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sohu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