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克就能致癌?廚房裡3種物品,暗藏健康隱患,建議你定期更換

2021年08月18日 10:33 簡體 正體   評論»

「醫生你是不是誤診了,平常我的身體都非常好,怎麼可能會得癌症呢?」老朱始終無法相信自己得了

老朱今年五十幾歲了,之前身體一直挺好的,但是不久前他總感覺肚子疼、肚子脹,吃飯也沒什麼胃口,渾身老沒勁。但這些癥狀都太平常了,老朱也沒當回事,只當是最近胃不舒服了,清淡飲食點興許能解決問題。

於是老朱跟剛懷孕的媳婦兒似的,開始每天湯湯水水的吃,但是這些癥狀不但沒有得到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了。

這個時候,老朱的妻子終於按捺不住了,讓他去醫院檢查。老朱拗不過只好去了,可是這不去還好,一去就不得了了,他被確診為肝癌。

老朱打死都不相信,自己又不酗酒,怎麼可能會得肝癌。

後來醫生詢問了他的生活習慣,才知道老朱的肝癌與生活習慣有關。老朱生活在潮濕的南方,霉變是常有的事兒,他經常拿熱水沖著吃霉變的食物,而霉變的食物中含有,長期接觸黃曲霉素導致老朱患了肝癌。

一、什麼是黃曲霉素?

說到黃曲霉素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要知道它是什麼東西,就把很多人難住了。

黃曲霉素是黃曲霉的一種代謝產物,是後者產生的一種毒素。黃曲霉素分很多種,例如B1、B2、G1、G2、M1、M2等等,其中B1、B2、G1、G2存在於食物中,而B2又是最常見的一種,毒性也最強。

黃曲霉素B2也被國際癌症機構確定會人類物,可以導致肝癌的發生。

黃曲霉素中毒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一次多量,導致急性中毒,造成急性肝損傷或死亡。如果長期少量的話,就會像上文的老朱增加患癌的風險,據相關研究表明長期服用1毫克的黃曲霉素也可能致癌。當然黃曲霉素不只是會導致肝癌,還可能導致消化道系統癌症。

二、黃曲霉素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早在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把黃曲霉素劃為1類致癌物,而黃曲霉素的毒性要比砒霜還大好幾十倍。

黃曲霉素B1進入人體後會形成一些加合物,這些加合物有很強的生物學效應,在體內持續的時間長,發揮著毒性的作用,研究檢測了20名肝癌患者和86名人的血清後發現,這些加合物是有著致癌的作用,患肝癌的幾率很高,而且乙毒和黃曲霉素B1是有協同作用的,這樣的人患肝癌的幾率會更高。

曾經出現過一起特別著名的黃曲霉素中毒事件。

1960年,法國一家養殖場,火雞受黃曲霉受感染,起初是食欲不振,沒過了幾個月十萬隻火雞相繼死去,火雞病在調查之後發現是因為雞飼料的原材料花生餅發生了霉變,導致火雞黃曲霉素中毒,引發了火雞黃曲霉素死亡事件。

黃曲霉素會作用到靶器官肝臟上,經過流行病學家研究發現黃曲霉素的攝入量和肝癌的發生幾率是成正比,之後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黃曲霉素劃定為一類的致癌物。

據2020年的全世界腫瘤報告調查顯示,去年全世界新發的肝癌有91萬例,中國就有41萬例,將近一半的人數都在中國,去年全球因肝癌死亡的人有83萬例,而我們國家就有39萬例,從數據顯示能看出中國是肝癌的第一大國,死亡率也是第一。

三、預防黃曲霉素,先從下手

中國肝癌高發當然不全是黃曲霉素的關係,但是我們能控制一個因素是一個因素,那麼我們如何預防黃曲霉素呢?

1、木質砧板和筷子

很多家庭廚房都會有木質砧板和筷子,使用的過程中由於潮濕、食物的殘渣等等,很容易滋生黃曲霉素。如果發現案板和筷子上有了霉斑,就不能繼續使用了,可能將黃曲霉素帶到肚子里。

2、辣椒、八角等調味料

香港的首個總膳食研究,曾對調味料中的黃曲霉素進行過研究,檢測出11%的調味料中含有黃曲霉素,其中辣椒、花椒及胡椒樣品中含量最高;評估結果表明,中國人口黃曲霉毒素B1暴露量中,調味品黃曲霉毒素貢獻率為10%。

3、霉變糧食

玉米、花生、黃豆、大麥、小麥等糧食在潮濕悶熱的環境中很容易發生霉變,進而產生黃曲霉素,因此到了糧食收穫的季節,要記住晒乾之後再儲存起來。這些食物相對於砧板筷子外,其實更加容易產生黃曲霉素,首先它有足夠的營養物質提供給黃曲霉素生長。

此外,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在2014年發布的《中藥材中黃麹毒素污染之調查》顯示,薏仁的黃曲霉毒素檢出率高達65%。

黃曲霉素作為一級致癌物質,在發霉的糧食、餐具等中經常會出現,長期使用發霉的食物可能會增加患肝癌的幾率,我們國家作為肝癌第一大國家,每個公民都要做好黃曲霉素的預防和防治,廚房裡的霉變的食物要及時扔掉,案板、筷子發霉了之後就不要用了。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9折優惠中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奇妙的本草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