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時間超過6.5小時 也會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良好的睡眠非常重要。睡眠幫助身體自我修復並發揮其應有的功能,並與更好的心理健康和降低許多健康狀況的風險有關——包括心臟病和糖尿病。事實也表明,睡眠不足與認知能力下降和阿茨海默症等疾病相關。但是,更多並不總是更好。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就像睡得太少一樣,睡得太多也可能與認知能力下降相關。
該團隊想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睡眠多寡與認知功能損失的關係。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分析了100名平均年齡在70歲左右的老年人,並對他們進行了四到五年的跟蹤。
在研究期間,88人沒有顯示出任何痴呆的跡象,而12人顯示出認知障礙的跡象(1人患有輕度痴呆,11人有輕度認知障礙的痴呆前兆)。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參與者被要求完成一系列普通的認知和神經心理學測試,以尋找認知能力下降或痴呆的跡象。
然後他們在這些測試中的得分被合併為一個單一的分數,稱為臨床前阿茨海默病認知綜合(PACC)得分。分數越高,隨著時間的推移,認知能力的下降幅度越小。
完成年度認知測試三年後還需進行一次睡眠測量。睡眠是用單電極腦電圖(EEG)裝置測量的,參與者在睡覺時將其戴在額頭上,總共進行了四到六個晚上。這種腦電圖使研究人員能夠準確地測量大腦活動,記錄某人是否睡著了(以及睡了多長時間),以及這種睡眠有多安穩。
雖然期間僅測量了一段時期的睡眠,但這仍然讓研究團隊很好地了解了參與者的正常睡眠習慣。
雖然使用腦電圖測量大腦活動在第一個晚上可能會對睡眠造成一些干擾,但隨著人們的適應,睡眠往往會在第二天晚上恢復正常。這意味著,第二晚開始的睡眠數據,就能很好地代表一個人的正常睡眠習慣。
研究人員還考慮了其他影響因素–包括年齡、遺傳,以及一個人是否有β-澱粉樣蛋白或tau蛋白的跡象,這兩種蛋白都與痴呆有關。
總的來說,研究人員發現,每晚睡眠時間少於4.5小時和多於6.5小時–以及睡眠質量差–都與認知能力下降有關。
有趣的是,睡眠時間對認知功能的影響與年齡的影響相似,而年齡是發展認知能力下降的最大風險因素。
一夜好眠
我們從以前的研究中知道,缺乏睡眠與認知能力下降有關。例如,一項研究表明,報告有睡眠障礙的人,如失眠或白天過度嗜睡,患痴呆症的風險更大。
其他研究表明,睡眠時間短的人,其大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水平更高–這在阿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中普遍存在。
研究人員並不確切知道為什麼睡眠不足與認知能力下降有關。一種理論是,睡眠幫助大腦沖走白天積累的有害蛋白質。
其中一些蛋白質–如β-澱粉樣蛋白和tau–被認為會導致痴呆症。因此,干擾睡眠可能會干擾我們大腦擺脫這些蛋白質的能力。
實驗證據甚至支持了這一點–顯示即使只是一個晚上的睡眠不足也會暫時增加健康人大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水平。
但不太清楚為什麼長睡眠也與認知能力下降有關。以前的研究也發現了過度睡眠和認知能力之間的聯繫,但大多數都是依靠參與者自我報告–這意味著數據的準確性不如使用腦電圖。
因此,這項新的研究為這類發現增加了分量。
這項研究最令人驚訝之處在於,最佳的睡眠長度比通常認可的要短得多。
該研究顯示,隨著時間的推移,睡眠時間超過6.5小時與認知能力下降有關–當我們考慮到老年人被建議每晚獲得7至8小時的睡眠時,這是值得關注的。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煎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