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民諺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三九天,是一冬之中最冷的一段日子,也是冬令進補的最佳時機。
此時人體內陽氣初生,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
儒風君特別整理了三九進補食物榜,助您溫暖過冬!
1
第一果——枸杞
枸杞性甘、平,歸肝腎經,是一種葯食同源的優質食材。
不僅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還具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等功效。
《神農本草經》記載,枸杞「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
能有效抵抗衰老,防止極冷即熱天氣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對肝腎陰虧,腰膝酸痛,視力衰弱及糖尿病等均有助益。
2
第一肉——羊肉
《本草綱目》記載,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力,治虛勞惡冷、五勞七傷。」
民間也有「想要長壽,常吃羊肉」的說法。
羊肉的肉質細嫩,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且脂肪含量相對較低。
常吃可以益氣補血,提高人體免疫力,非常適合冬令進補。
寒冬臘月里吃羊肉,既能幫助身體抵禦風寒,又可補益全身。
3
第一菜——大白菜
俗話說:「百菜不如白菜。」
白菜營養豐富,素有「百菜之王」的美譽。
其含水量高達95%,另有豐富的植物纖維,每100克熱量僅17千卡。
是高血糖、高血脂人群,日常必吃的理想蔬菜。
常吃白菜,不僅可以改善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
還能刺激腸道蠕動,及時排出體內代謝物,輔助預防腸癌。
4
第一苗——茴香苗
《醫林纂要》記載,茴香:「辛溫入腎經,大補命門。」
命門指我們後腰的「命門穴」,是陽氣中轉的關鍵穴位。
冬日感到腰膝酸軟、小腹墜脹,多半是腎陽不足。
茴香有溫中行氣的作用,就好像按摩命門穴一樣。
茴香含有的茴香油,有助於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腸胃蠕動,讓人胃口大開。
胃寒的人群非常適合吃茴香來暖胃,食欲不振的人群吃茴香也有助於增進食慾。
5
第一根——白蘿蔔
《本草綱目》記載,蘿蔔能「消積滯,化痰,下氣寬中」。
常吃蘿蔔能通氣,氣機通暢了,才能更好地進補。
中醫認為,蘿蔔性平味辛,可消食、化痰、解渴、利尿。
此外,它還含有多種膳食纖維,常吃有清腸道、促消化等功效。
常吃蘿蔔可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
6
第一豆——黑豆
豆類是常見的主食,而黑豆素有「豆中之王」的美稱。
它含有蛋白質的質量,比肉、蛋、奶都要高。
其蛋白質構成也與動物蛋白相似,很容易被人體吸收。
在中醫的「五色理論」中,黑色獨入腎經。
黑豆為腎之谷,具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潤膚的功效。
時逢冬日,食用一些黑色食物,滋補腎氣,貯藏腎精,正是「順應天時」的表現。
除了黑豆之外,像黑芝麻、黑米等也是冬天補腎的佳品。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 儒風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