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每天吃4顆花生,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13%,花生真的能養生嗎
「裡面長個麻麻蛋,剝出是個紅紅蛋,揭開是個白白蛋,吃在嘴裡是香蛋蛋」
花生又名落花生,花生殼內的花生米營養豐富,在民間還有著「長壽果」、「金果」等美譽,近年來也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花生有養生的潛力。
一、花生——中醫眼中的「長壽果」
60歲的時候參加運動會擲鐵餅,如今已經百歲高齡還能每天走兩千步,堅持出診,「全國名中醫」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陳彤雲曾經在北京衛視中分享自己的養生之道,其中就談到花生就是「長壽果」,自己每天會吃6、7粒花生米來養生。
中醫認為花生滋養補益,能夠健脾養胃。《本草綱目》也提到著花生有著悅脾和胃、潤肺化痰等功效。
花生不僅味道甘甜價格便宜,營養價值也是非常的豐富,花生屬於高蛋白高膳食纖維的食物,富含維生素A、B1、B2、蛋白質、膳食纖維以及鈣磷鉀等元素,不失為日常生活中養生保健的好幫手。
二、研究:每天吃4-5粒花生,或可保護心臟
花生的好處真的有那麼多嗎?當然!近期發表在《 Strok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論文讓花生「身價倍增」,研究表明每天攝入4-5顆花生比不吃花生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13%!
論文指出花生富含人體所需的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膳食纖維等成分,其中不飽和脂肪酸更是天然的降壓藥,攝入適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人體的血壓水平,減少膽固醇對心血管的損害。
三、花生真的這麼強大嗎?別太「神話」花生
不過以上研究僅僅是從流行病學的角度分析了花生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相關性,缺乏直接的證據,畢竟花生所含的有效成分是很有限的。老話常講「葯食同源」單一服用某種食物,可能不補反而有害,葯食同源需要辯證看待。
「葯食同源」並不能「以食代葯」,食物並不是靈丹妙藥,並沒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儘管花生營養豐富,但山東營養學會理事、濟南大學營養學副教授綦翠華醫生提醒大家,花生這種食物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的,以下特殊人群盡量少吃。
1、有胃腸道疾病的人
花生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好消化吸收,容易對胃腸道疾病患者的腸胃造成負擔,可能加重患者病情,因此並不適宜胃腸道不好的人食用。
2、肝膽功能有損傷的人
花生中的蛋白和脂肪含量比較高,可能會促使膽汁大量分泌幫助消化吸收,刺激膽囊,加重肝膽疾病患者的身體負擔,影響身體健康。
3、皮膚油脂分泌過多和體重超標的人
花生是高油脂食物,攝入過多可能會促使皮膚分泌更多的油脂。花生的油脂多,熱量也很高,肥胖患者和皮膚油脂分泌旺盛的人要少吃花生以及花生食品。
4、血栓人群
花生可能會增加凝血強度以及縮減凝血時間,促進血栓的形成,因此血栓人群應該遠離花生。
此外,對花生過敏的人更是不能吃花生,對他們來說清香甜口的花生就宛如「毒藥」,吃下後面部、喉嚨就會立即腫脹,阻礙呼吸,甚至導致休克。
四、花生怎麼吃最好?收下這幾招
花生營養物質豐富,對身體的好處也多,那如何最大程度發揮花生的作用呢?
1、顏色深的花生為佳
花生的顏色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營養程度,顏色深的花生多酚類物質含量較高。
2、發霉的花生快丟掉
發霉的花生中含有一類致癌物黃曲霉素,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奪人性命,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3、吃水煮、原味的花生
原味、水煮花生是一種比較健康的做法,有利於人體對花生中的營養物質進一步攝取、吸收。
4、控制食用的量
花生含脂肪以及蛋白質,如果過多食用,不僅增肥還可能會引起慢性炎症,不利於身體健康。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食物。花生雖然便宜好吃,還有保健功效,但是過猶不及,應該適當控制攝入量。任何食物,吃多了都不好哦。
來源:39腫瘤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本文網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131/1702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