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血糖過高,皮膚先知?出現7種皮膚異常,糖尿病人需注意
糖尿病皮膚病變是發病率較高的併發症之一,特別是血糖控制不穩或居高不下時,可造成皮膚感染、瘙癢或皮膚黃瘤,不過只要積極控制血糖就能緩解。
另外,有些皮膚病跟糖尿病的慢性退行性變相關,包括皮膚大皰、糖尿病性皮病、皮膚壞死或紅斑等,治療起來較困難,不妨來具體看一看糖尿病患者皮膚會出現哪些異常。
糖尿病患者皮膚會出現哪些異常?
1、皮膚感染
由於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易受到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伴有嚴重神經血管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受到真菌感染。由於血糖控制不佳,局部器官或是指甲、口腔易受到念珠菌感染。
2、皮膚瘙癢
持續性高血糖可刺激末梢神經,導致皮膚瘙癢,一般瘙癢集中在肛門周圍;也有部分患者伴有全身瘙癢,是因為尿糖刺激和局部感染造成的。此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正確服用抗過敏和抗組胺類藥物,遠離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魚蝦蟹類等。
3、糖尿病性水皰病
糖尿病性水皰病常見於糖尿病並發神經病變者,水皰生長在四肢肢端,皰液清亮,周圍無炎症性紅暈。一般1~2周左右水泡就會慢慢乾燥結痂,癒合後不會留下任何瘢痕。當長有水皰時不能用手擠壓或挑破;若是大水皰,需在醫生指導下用注射器抽出液體,再用無菌敷料包紮,防止受到感染。
4、脛前色素斑
脛前色素斑常見於病程較長的糖尿病,一般發生在雙下肢。起初長有丘疹或是暗紅色的紅斑,呈現橢圓形或圓形,皮疹表面有鱗屑,隨著病情發展可逐漸萎縮,最終產生色素沉著。
5、皮膚壞死
皮膚壞死常見於糖尿病微血管病變者,由於太多糖蛋白沉積在小血管壁上,逐漸造成血管閉塞或使得組織缺血性壞死。這種情況易發生在小腿脛前以及外踝部,早期只是紅色斑丘疹,邊界清晰,逐漸融合成硬皮樣斑塊。面對此類皮膚問題,應在主治醫生指導下用能改善微循環的藥物,同時搭配活血化瘀藥物。
6、黑棘皮病
黑棘皮病常見於皮膚褶皺處,包括脖子後面、腋窩以及腹股溝處等,局部皮膚髮黑且增厚。之所以會出現此問題,跟胰島素抵抗相關,伴有肥胖或超重的二型糖尿病患者易發生黑棘皮病。
7、丹毒樣紅斑
丹毒樣紅斑常見於足背、小腿脛前,做血常規檢查時可發現血沉速度快、白細胞升高。之所以會出現此問題,是因為下肢微循環受累,使得微血管功能發生障礙。
預防皮膚病變最關鍵的就是保證血糖穩定達標,嚴格按照醫囑規律用藥。注意皮膚清潔和衛生,勤洗澡;保證居住環境衛生,貼身的衣服和被罩勤曬洗,防止沾染病菌。合理安排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含高膳食纖維的食物,多喝水,遠離辛辣刺激性和腌制食物。另外,積極鍛煉身體來增強抵抗力,預防皮膚損害。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生活營養師El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