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純天然無危害?提醒:常吃這4類中藥易導致肝損傷,需慎吃
中醫藥在我國的歷史文化悠久,是中國最為傳統的醫術。
也正因如此,即便是現代醫學逐漸進步、不斷有新的藥物問世。很多出現慢性疾病的患者,都希望選擇中藥材或中成藥物治療疾病。
因為在他們看來,中藥材都是植物根莖、動物身上的部位,不存在所謂的副作用。
殊不知,某些中藥看似是植物根莖,能起到治療疾病的效果。但是,在用藥不當的情況下,卻可能會造成肝臟損傷,甚至是會誘發藥物性肝病。
所謂的藥物性肝病,指的就是藥物本身或其代謝產物由於特殊體質、對藥物的超敏感性、耐藥性降低等因素影響,導致肝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傷,臨床也將其稱為藥物性肝損傷。重度患者,甚至是會有生命危險。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哪些中藥材會造成肝臟受損呢?
1、何首烏
在就在201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發布過不良反應通報,內容顯示何首烏有引起肝損傷的風險。
何首烏在臨床上分為兩大類型,第一就是經過炮製和加工之後的制首烏,第二就是沒有經過任何加工的生首烏,這二者有本質的功效區別。不但如此,生首烏含有蒽醌衍生物大黃酚,盲目用藥可能會造成肝臟損傷和腸道充血;
2、番瀉葉
這種藥物有一定的瀉下作用,臨床很多治療便秘的中成藥物中都含有番瀉葉。其對急性便秘有極好的治療效果,5-6克左右就能起到潤腸通便的效果。
但是,它在腸道內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蒽酮類似活性物質,容易對肝臟造成傷害。盲目大量用藥、長期用藥,不僅會造成習慣性便秘,藥物性肝損傷也可能會隨之找上自己;
3、白果
白果其實就是銀杏果,它有一定潤肺、止咳、平喘的功效,所以在許多止咳的中成藥物中,都含有白果這種成分。但是,入葯的白果,其實都是經過炮製之後的產物。如果進食了沒有經過炮製或煮熟的白果,不僅起不到治療疾病的效果,還可能會因它中毒。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銀杏果仁中含有銀杏酸、苦杏仁苷等成分。其不僅會對消化道造成刺激,導致腹瀉、腹脹、噁心嘔吐等問題出現,在嚴重情況下,也會損傷健康的肝臟細胞;
4、土三七
土三七和三七這種中藥材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的功效和適用人群卻都不相同。
而且,土三七這種藥物含有一種名為吡咯烷生物鹼的物質,如果長期服用或一次性大量盲目用藥,其就會導致小靜脈內皮細胞損傷,阻礙肝小靜脈血液迴流,繼而導致藥物性肝損傷。
最後還要提醒大家,中藥材看似安全,但實際上很多藥物都具有雙面性,即便是它們來自動植物、礦物質,在用藥不當的情況下,同樣也會造成身體損傷,甚至是會導致嚴重的肝臟損傷。
所以,千萬不要忽視用藥安全問題,出現疾病後積極就醫進行檢查、按照醫生建議用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健康周周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