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老年糖尿病高發?醫生提醒:做好4點,有效降血糖

2022年06月22日 6:13 簡體 正體   評論»

如今,的發病率極高,致殘率和致死率也比較高,尤其是中。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急性或慢性併發症,不僅承受著身體上的痛苦,而且降低生活質量。不管現在有沒有高或糖尿病,人都要積極防治。

老年人如何積極防治糖尿病?

1、重在篩查

在我國,糖尿病的知曉率比較低,因此老年人防治糖尿病重在篩查。通過檢測能評估空腹時機體利用糖原的能力。一頓飽餐後,沒有被消耗的能量轉化成糖原在肝臟和肌肉中儲存;當感覺到飢餓時,就會分解糖原為身體提供能量。分解糖原異常時會使得血糖水平升高,導致空腹血糖異常。同時還需重視餐後血糖,檢測餐後兩小時血糖,能及早發現糖代謝異常。

另外,還需檢測糖化血紅蛋白,能評估近三個月血糖水平,此檢查並不會受到飲食和運動影響,以便於根據血糖監測結果優化治療方案。此外,還需篩查血糖波動幅度,短時間內血糖波動幅度太大可刺激血管壁,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隨著粥樣斑塊逐漸增大易堵塞血管,使得臟器缺血缺氧,從而引發一系列危害。

2、積極控糖

二型糖尿病老人預期壽命長,沒有低血糖風險,沒有嚴重的大腦、心臟和腎臟病變,那麼應把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不過,老年人個體存在差異,控糖目標也不同。尤其是疾病發展階段、自我管理能力、身體狀況等有差異,所以應根據情況制定控糖目標,但糖化血紅蛋白必須低於8.5%。

3、多運動

老年者飯後30分鐘適當的做緩和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能幫助消耗體內多餘的糖分,防止餐後血糖急劇升高。一周有3~4次,30分鐘以上的體能運動,如騎自行車、慢跑、游泳、深蹲或等。若因為疾病因素無法行動,應適當的做肢體抗阻運動,能促進病情康復。

4、調控飲食

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據體重、體力活動、基礎代謝率來計算每天主食攝入量。首選升糖指數低、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燕麥、糙米、玉米、紅小豆、鷹嘴豆以及新鮮蔬菜和低糖分水果等。調整好吃飯順序,先喝清淡的湯,其次是蔬菜和肉類,主食安排在最後,這樣能防止餐後血糖升高。同時應減慢吃飯速度,一口飯應咀嚼20~30下,每餐不能少於30分鐘。

一般會根據患者的年齡、身體素質、糖尿病特點、是否有合併症來選擇合適的降糖葯,因此應嚴格按照醫囑定時定量用藥,不能隨意更改或停葯,以免讓血糖異常波動,從而誘發或加重併發症。勤監測血糖,血糖控制不穩的情況下,需測量一日三餐前後、半夜血糖。與此同時做好生活干預,除了調整飲食和適度運動外,還應戒煙戒酒,保持心平氣和。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生活營養師Ellie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