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癌症高發,是洗潔精惹的禍?提醒:這2種洗潔精真的要少用
「趕緊把家裡的洗潔精拿去扔了!」,小李一進門就聽到母親在嚷嚷。
小李走進廚房一看,母親正站在一旁,指示著父親將柜子里還沒使用過的洗潔精拿出來。
「咋了這是,好好地為啥要把洗潔精扔掉啊?」小李納悶。
「我今天刷到個視頻,裡面有個健康專家說洗潔精里含有害成分,用久了會致癌!現在的商家太不道德了,這樣的東西都拿出來賣。」
「咱們家用了那麼多年不也啥事沒有嗎?有事沒事少看那些專家視頻,智商都被拉低了。」小李很無語,家家戶戶都在用的洗潔精,要是真的會致癌,豈不是所有人都有患癌風險了嗎?
「你個小屁孩啥也不懂,我今天還刷到個視頻,教你怎麼製作天然洗潔精的,改天我買材料回來做做看。行了行了,趕緊把這些洗潔精拿去扔了……」
近幾年來,關於「洗潔精緻癌」的說法並不少,甚至有人說中國癌症之所以高發,都是因為洗潔精用多了。
那基本每家每戶都在使用的洗潔精真的有致癌風險嗎?還有說法稱,洗碗的海綿擦含「致癌物質」,真的假的?
一、天天都在用的洗潔精,會對人體有害嗎?
日常用洗潔精洗碗確實很便利,但洗潔精屬於「化學工業品」,裡面含有化學成分,長期使用有影響嗎?
洗潔精主要由表面活性劑,如十二烷基磺酸鈉、脂肪醇醚硫酸鈉等,以及香精和色素等成分構成。其中,洗潔精的風險成分主要是甲醛、表面活性劑。
甲醛,確實屬於致癌物質,但想要致癌得達到一定的劑量。
根據國家相關法規規定,A類洗滌劑中添加的甲醛含量必須<0.05%,所以只要不超過這個標準,便不會致癌,可放心使用。
而表面活性劑,想要構成危及健康的風險,也是需要大量一定劑量的。大鼠實驗證明,口服LD50(半數致死計量)基本都超1000,平時正常接觸洗調劑,達不到中毒劑量,所以大家可以放心。
其實,目前對於洗潔精這類產品的研發技術都相對成熟,近些年市場抽查合格率也是非常高的,幾乎達100%。所以,只要是正規渠道購買、合格的產品,都可以放心使用。
二、洗碗的海綿擦含「有毒致癌物」?
海綿擦是清潔時的常用產品,有人說它當中含有毒致癌物甲醛,會致癌。
不可否認,海綿擦確實是由甲醛、三聚氰胺等製作而成的,但需要強調的是,甲醛並不是一點都不能碰,關鍵在劑量。
很多天然食物當中都有它的身影,比如經常吃的果蔬,當中甲醛含量約3~60mg/kg,這比海綿擦里的甲醛含量高多了。
但需要強調的是,海綿擦雖然不會致癌,但其中可能殘留著不少細菌。
德國吉森大學和慕尼黑赫爾姆茨研究所的一項聯合研究顯示:用過的洗碗布易滋生細菌,當中可能的殘留的細菌種類高達362種,且一半左右可誘導疾病的發生。更讓人頭疼的是,這些細菌生命力還很頑強,即便經過清洗消毒,也很難根除。
所以,對於海綿擦、洗碗布的使用,做到「勤」、「換」很重要。
「勤」:洗完後要第一時間清洗,且定期消毒,用開水煮10分鐘左右即可。
「換」:1個月左右就要更換,而如果有明顯的異味,則需及時換掉。
三、這2種洗潔精不建議使用,或傷身
一般情況下,從正規渠道上購買的洗潔精是對人體無害的,但有些洗潔精我們需要留意一下。
1、散裝洗潔精
由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領頭的一項研究,採用國內外標準對10款常用洗潔精(5款為散裝)進行檢測。
最終發現:5款散裝洗潔精,其中1款菌落總數超標47倍兩款產品;2款pH值超標,總活性物含量比品牌洗潔精低4.7倍。
並且去污力比品牌洗潔精差3.1倍,花費多40%,具有不安全、不親膚、不環保、不靠譜、不省錢等劣勢。
2、香味洗潔精
曾有媒體報道,浙江一男子因為聞了濃縮洗潔精,之後出現呼吸困難,導致休克,緊急送醫後才挽回一條命。
對此,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過敏科主任汪慧英提醒:這種多屬於過敏體質,一旦接觸到濃郁的、刺激性強的氣味,容易出現過敏。需脫離過敏原,並儘快到醫院檢查,排查是否有潛在的哮喘,一經發現,需及時治療。
那在面對琳琅滿目的洗潔精產品,我們應該如何才能買到合格的產品呢?謹記這2點:選擇正規場所購買
如大型超市,盡量避免購買自製或者小作坊生產的洗潔精產品,安全保障較低。
產品的包裝信息
注意留意包裝上有沒有常規的產品信息,包括產品生產信息(如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等)、使用信息(如使用說明、保質期)、國家標準(分a、b類,a類可清洗食品、b類只能洗餐具)、產品成分(需明確標明使用成分)等。
一般來說,只要是質量合格的洗潔精、海綿擦,都不會對健康構成威脅,可以放心使用。
而為了安全考慮,建議大家盡量選擇正規場所購買,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買到那些「三無產品」,降低因此產生的安全隱患。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就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