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率比癌症還要低的疾病,大家一定要注意
人們一聽說癌症就已經讓人很膽寒了,這種疾病竟然比癌症生存率很低。究竟是什麼疾病呢?這種疾病就是心衰,今天咱們就來說一下。
生活中有些人是不是會有勞累,胸悶氣短的癥狀。大家遇到這種癥狀千萬別忽視。這可能就是心衰的前兆,也是心臟病的最後階段。但是大家別擔心只要好好治療就能改善。
心衰是什麼?
心力衰竭是指心臟結構和功能導致的心臟充血和射血功能受損,血液循環不能滿足身體需要,主要以組織器官血液灌注不足為主要癥狀。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活動受限。
心衰主要類型
主要分為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竭。左心衰竭是由左心室功能不全所導致的,以肺循環淤血為主。右心衰竭主要見於肺源性心臟病為主,主要以體循環淤血為主要癥狀。左心衰竭後肺動脈壓力增大,右心衰竭相繼出現,最後導致全心衰竭。但是通俗點講就是說心臟不能正常工作了。
心臟衰竭也分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因急性嚴重心肌細胞損害、心率失常或者突然心臟負荷加重,使心功能正常或處於代償期心臟短時間發生衰竭或者急劇惡化,急性衰竭主要表現為左心衰,主要癥狀為肺水腫和心源性休克。慢性心力衰竭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常常伴有心肌肥厚和心臟擴大。
主要病因
心肌損害:冠狀動脈疾病會導致心肌缺血引發心臟損害,比如心肌梗死、心肌炎、擴張性心肌病。
壓力負荷過重:主要見於高血壓、主動脈狹窄、肺動脈高壓、肺動脈瓣狹窄導致的左心室和右心室射血的有阻力的疾病。心肌為了克服過高的阻力,久而久之會導致心臟結構發生改變,主要表現為心肌肥厚。
容量負荷過重:見於全身血量增多的疾病,主要見於甲狀腺亢進、慢性貧血。早期心室腔擴大,心肌收縮強度增大,早期還能代償,久而久之,心肌肥大導致心臟結構發生變化。
臨床表現
由於心衰引起肺動脈高壓導致呼吸困難,咳痰、咳血。夜間時,由於平躺肺部血液增多,呼吸更為困難,必須端坐呼吸。疲倦乏力,由於組織器官血液灌注不足所致的癥狀。少尿、腎功能損害,心力衰竭血液重新分配,腎血流減少,出現少尿。右心衰導致血液不能進入肺部血管,導致血液積聚在下肢引發下肢水腫。
如何預防心力衰竭?
生活習慣管理
心衰病人要注意平時飲食,注意減少鹽的攝入,防止體內保水引起血容量增加。嚴格控制情緒,防止衝動的情緒引起心臟射血過快,導致心臟負擔增加。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會導致感染性心內膜炎,注意平時預防感冒。
心臟疾病
有高血壓的病人,一定要嚴格控制血壓,預防心臟功能失常。冠心病人一定要按時服用冠狀動脈舒張血管藥物,減輕心衰癥狀。
藥物治療
利尿劑、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等控制心衰的藥物,要遵循醫囑按時服用藥物,不停停斷。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黃醫生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