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葯竟然對慢性肝炎、高血壓有用,90%的人不知道

2023年01月09日 12:22 簡體 正體   評論»

李時珍曰「紫草,味甘咸而氣寒」,善清血分之熱,能行血滯,涼血熱,瀉熱毒,為涼血活血解毒之要葯。

一、我常用紫草治療慢性乙型

我認為,(遷延性肝炎、活動性肝炎)的病理特點,大多為「濕熱毒瘀」,「瘀熱」是其病理核心。

「瘀熱」日久,既可傷陰損陽,又可耗氣傷血,進而使病情遷延反覆,逐漸演變為

因此,我十分重視「瘀熱」的治療。「瘀熱」得清,不僅可以改善和緩解臨床癥狀,而且可以阻斷病勢向深層發展。

瘀熱證的證候表現,為面色晦滯,肝腫大或肝脾均腫大,或有黃疸,肝區悶痛,或痛如針刺,低熱煩躁,小便赤,或大便不暢,口苦口乾口黏,舌質紅暗,舌苔黃膩,脈弦。

血化驗檢查,往往顯示肝功損害比較明顯。

紫草既行血滯,又可瀉熱毒,同時還具有通水道、導大便和治五疸的綜合作用。因此它對肝病瘀熱證有較強的針對性。

體外實驗亦證明,紫草有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對肝病伴有出血傾向者,如齒衄、肌衄、鼻衄等,用之可起到瀉熱、涼血、止血的效果。

肝硬化伴腹水,出現瘀、熱、水互結者,紫草也有其獨特的治療作用,可收散瘀、瀉熱、利水、通便之效。

紫草用於慢性肝病瘀熱證,常與丹皮、赤芍、山楂、虎杖、敗醬草、苦參、柴胡、鬱金配合組成基礎方,然後根據兼夾症進行辨證施治。

二、紫草除用於慢性肝炎外,也可用於病具有肝經瘀熱證候者。

證見血壓升高,面目紅赤,頭暈目眩,煩熱,大便燥結,小便赤熱,舌質紅暗,舌下靜脈粗紫擴張延伸,脈弦或數。

血液流變學指標,提示血液處於黏稠凝聚狀態。

此類高血壓病人的治療,如用清肝、平肝、瀉火的常法,往往降壓效果不佳,這是因為患者的肝陽亢逆,是由於肝經瘀熱,化火上沖所致,「瘀熱」為其病之本,肝陽亢逆,是其病之標。「瘀熱」清則亢逆自平。

對於肝經瘀熱證所致的高血壓,我常以紫草30g,丹皮15g,赤芍20g,草決明30g,地龍15g,生梔子10g,川牛膝20g等作為基礎方隨證加減,每能收標本兩清之效。

三、治肝病和其他內科雜證,我均用老紫草,取其質厚力大,直入血分。

紫草內服用量,一般為30g,大劑量可達50g。由於紫草具有寒滑之性,易導致腹瀉,對脾胃虛寒大便溏瀉者應慎用。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太和道醫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