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文化小講堂】疏風清熱、養肝護目的春季養生茶
春季正是適合飲用菊花茶的時候。中醫認為,菊花味苦、甘,性微寒,歸肺、肝經,具有疏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作用。
菊花能清熱降火,尤其擅於治療頭面的火熱病症,可以改善這些春天常見的不適癥狀:1
肝火旺
中醫認為,五行中春季對應肝臟,這個時候肝臟活力最為旺盛,如果養護不當,易出現肝火旺的表現,如易怒、口乾舌燥或口苦口臭、眼乾目澀、頭暈頭痛、心煩失眠,女性還伴有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菊花能平肝火,還具備一定的降壓功效,非常適合肝火旺者及肝陽上亢所致高血壓者使用。
2
胃火旺
春季有時天氣乾燥,應及時補充水分,否則人體會因體內缺少津液而誘發胃火上升。除此之外,嗜酒、過食辛辣厚味等也易引起胃火。《本草新編》記載:「甘菊花不但明目,可以大用之者,全在退陽明之胃火。」可見,菊花泡水代茶飲是清除胃火的好方法。
3
眼腫目痛
春季氣候有利於各類細菌繁殖,極易引發各種眼疾,如結膜炎等。中醫認為,菊花能治暴赤眼腫、目痛淚出。暴赤眼即現代醫學中的流行性角膜炎、結膜炎等疾病。所以,得了結膜炎不妨試試用菊花煎湯飲服。
4
風熱頭痛
春季溫暖多風,天氣變化快,最易遭受風邪侵襲而致病。風為陽邪,其性輕揚升散,具有升發、向上、向外的特性。因此,風邪常侵犯人體頭面部,出現頭痛、頭暈,或面肌麻痹、口眼歪斜等癥狀。菊花能散風清熱,對此類癥狀療效甚好。
許多人在購買菊花時發現市面上還有杭菊、雪菊、野菊花等品種,它們有什麼區別,又該怎麼選用呢?
不同菊花茶有不同功效
菊花中藥菊花為菊科植物菊的乾燥頭狀花序,味甘、苦,性微寒,歸肺、肝經,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之效,主治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等。菊花按產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可分為「亳菊」「滁菊」「貢菊」「杭菊」等。
野菊花中藥野菊花為菊科植物野菊的乾燥頭狀花序,味苦、辛,性微寒,歸肝、心經。其清熱解毒瀉火的力量較強,可以緩解細菌性感染引起的上火癥狀,主治疔瘡癰腫、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等。
雪菊雪菊學名為兩色金雞菊、蛇目菊,為菊科金雞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新疆尤其是和田地區,以及雲南部分地區有一定規模栽培。因其能夠生長在海拔3000m以上的新疆昆崙山積雪高山區域而得名。有研究發現,雪菊不僅具有清火的功效,還有降壓、降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血凝以及抗疲勞的作用,適合中老年人飲用。雪菊花瓣比較小,深黃色,花心是以棕紅色、深棕色為主,味道上比較甘甜,沏出的湯色偏紅。
菊花加上它,養生功效更佳
菊花+山楂菊花有較強的清熱解毒、利尿止痛的作用,可以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山楂可助消化,化瘀滯,能消除油膩,減少體內脂肪堆積。脂肪肝患者和血脂高的人群可以用山楂加菊花泡水喝。
菊花+決明子很多中老年朋友都飽受便秘的困擾,大多與體內有火或津液不足有關。輕微便秘人群可以在菊花茶中加些決明子來達到清熱瀉火、潤腸通便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脾胃虛寒、容易腹瀉的人群不宜經常飲用。
菊花+桑葉菊花桑葉茶對高血壓患者有輔助降壓的作用,高血壓高危人群(脾氣急、生活不規律、血脂偏高、缺乏運動、長期熬夜的人)也可作預防之用。
菊花+枸杞菊花和枸杞共泡茶可有效緩解眼疲勞或眼乾澀癥狀,還有疏風清熱、解毒明目的作用。
菊花+蜂蜜蜂蜜具有補中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對脾胃虛弱、脘腹作痛、肺燥乾咳、肺虛久咳、腸燥便秘等都有調養效果。菊花蜂蜜茶可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潤腸止燥、防止便秘,適用於肝火旺、便秘、久坐、用眼疲勞者。糖尿病患者、體質虛寒、風寒感冒者不宜飲用,血壓低的人群也不宜飲用。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沫沫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