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足百病生」,看身體這3個部位,就知道你氣血是否充足
當人體氣血不足時
容易出現精神恍惚、心悸不安
關節疼痛、消瘦或肥胖等問題
除了給人體帶來各種不適
氣血不足還會為身體埋下各種健康隱患
當身體出現以下信號時
要警惕↓↓
氣血足不足看4處
想辨別自己的氣血是否充足,可從以下4處找出蛛絲馬跡。
1、頭髮
氣血充沛,頭髮會旺盛、有光澤,且不容易脫落。頭髮疏密、潤燥、乾枯等狀態還與人體臟腑精血互為影響,中醫認為,「毛髮乃血液之餘梢、腎臟之華表」。意思是,氣血旺盛則頭髮生長正常,氣血不足則不能上達頭部而致發白易落。
2、眼睛
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到眼睛,讓它能看到東西。因此,眼花、視物模糊與五髒的氣血虧虛都有關係,尤其是肝。
「眼受血而能視」,眼睛之所以能看清東西,有賴於血的供應。血越足,看得越清楚;反之,就會出現重影、模糊不清等癥狀。
3、手腳
當人體氣血充足,其循環的速度也會較快,能夠保證身體四肢有充足的氣血供應,表現為四肢溫暖。當氣血不足,沒有足夠的力量運行到身體末端時,內臟陽氣不能通達四肢,就會手腳冰涼。
耗掉氣血的「罪魁禍首」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生活方式是耗掉氣血的「罪魁禍首」。
1、節食減肥
節食減肥的人,容易有面黃肌瘦、發枯易脫等氣血不足的表現,說明盲目節食減肥不利氣血生成。
2、長期熬夜
長期晚睡熬夜暗耗心血、損傷脾氣,可致心神失養、脾失健運、氣血虧虛。
3、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脾胃難於消化轉輸,氣血生成減少;過食寒涼,損傷脾陽,寒濕內生而影響脾胃運化,氣血生成也受影響。
4、大病、久病
人體發病是正邪雙方不斷鬥爭的結果。邪氣侵犯人體,會損傷人體氣血;人體正氣抵抗邪氣,也會消耗氣血。
把氣血補回來
1、適當多食用補氣血的食材
如雞蛋、紅棗、山藥、豬血、鴨血等,可以合理搭配,盡量保證營養均衡。還可以適當吃點中藥,比如党參、黃芪等補氣補血的藥材,也可以搭配雞肉、紅棗、枸杞等燉湯喝。
2、適當運動
長期不運動易導致循環不暢,氣血生成受阻,可導致血虛。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散步、打太極、打拳等運動,女性朋友可以選擇瑜伽等較為溫和的運動。建議每周運動5次左右,每次堅持30分鐘以上。如果有基礎疾病的朋友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運動強度。
3、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規律飲食、戒煙戒酒、避免久坐不動等,都有助於改善血虛。
4、養好肝血
中醫認為肝藏血,是貯藏血液、調整血量的重要臟器。想要養好氣血,一定要注意養肝,建議多吃一些養肝食物,如菠菜、黑芝麻、紅豆等,同時避免喝酒、熬夜等傷肝行為。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