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越睡越累?四個動作教你放鬆緩解
寶貴的午睡時間對下午的學習或工作大有裨益。它能改善腦部血供系統消除疲勞、增強體力、提高工作效率。
但許多人午睡往往是趴在桌上或靠在椅子上,一睡就是一兩個小時,睡醒後反而沒有改善疲勞,反而越睡越累。
這是怎麼回事呢?最佳午睡時間和午睡睡姿是啥?一文帶你讀懂。
趴著睡?
在課間或午休時間短暫趴在桌子上睡覺,可以暫時緩解疲勞;一些人在睡覺時可能會由於舌根後墜而出現呼吸不暢的情況,趴在床上睡覺可能會減輕癥狀。然而趴著睡也存在不少危害!
傷脊柱——「腰酸背痛」
長時間歪扭頸部及壓迫上半身會導致頸椎生理曲度發生變化,趴著睡頸肩、腰部肌肉處於緊張狀態,導致肩頸部肌肉酸痛,睡醒後有明顯「脖子僵硬」、「落枕」感覺。
當你趴著睡覺時,在背部中間施加了太多的壓力,從而導致它在背部僵硬和疼痛。腰部長時間保持不良姿勢,會引發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脊柱變形等病變。此外,腰背肌長期處於牽拉狀態,時間長了容易出現痙攣、缺血、水腫、粘連等癥狀。
傷頭傷眼——「頭暈眼花」
飯後體內需較多血液流向胃腸來幫忙消化吸收,易導致頭部血液供應不足,且趴著睡覺會使流向大腦的血液受限,對於那些膽固醇有問題、動脈有可能堵塞的人來說,這個姿勢更可能會導致大腦完全缺氧,引起呼吸不順,出現頭昏、眼花、耳鳴等大腦缺血缺氧癥狀。
傷臉傷手——「面癱手麻」
趴桌午睡時顏面神經受壓迫、損傷,引發神經麻痹或臉部變形;拉伸和壓力會降低皮膚的彈性,形成褶皺,皮下的血液循環會變得糟糕,導致浮腫。
以手臂當枕睡,會因壓迫手臂橈神經,造成手臂神經麻痹,影響正常血液循環及神經傳導,從而會出現麻木,酸疼的情況發生。
傷胃——「腹脹噯氣」
趴著睡覺可影響消化系統,飯後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把胃部食物排空,長時間趴著睡覺的話會讓胃部受到壓迫,增加胃蠕動負擔,導致胃部脹氣,降低消化食物能力,不能更好的吸收食物中營養。
靠在椅子上仰頭睡?
後仰頭睡覺也不是正確的午睡姿勢。普通的辦公椅支撐力不足,脊柱承重高,易引發腰椎病或者頸椎病;很多單位座椅是帶輪子可以隨時移動,如果在這種穩定性不太好的椅子上仰著頭午睡,頭、頸、腰部容易隨著椅子的移動而活動,進而引發脊柱短暫的錯位。
另一方面,有的人仰著頭午睡會導致舌頭「堵住」喉嚨,造成呼吸不順暢,可能會讓你睡著時打呼嚕,睡醒後可能會出現頭暈頭昏乏力等一系列大腦缺血缺氧的癥狀。
午睡怎麼才合理?
科學的午睡要從午睡的時間、正確的睡姿、午睡的工具等綜合判斷:睡姿及睡具的選擇
第一名:躺在床上睡
平躺午睡是最理想的午睡姿勢。工作學習期間,可以購買輕便的摺疊床放在辦公室或者教室,這樣午睡能保持脊柱穩定。
第二名:靠在電腦座椅背上睡
對於那些沒有辦法利用摺疊床午休的人群而言,可以選擇放下電腦椅椅背休息。注意頭部要靠到電腦椅頸枕處,如果電腦椅沒有配備頸枕,可配帶U型枕午睡,以保護頸椎。
第三名:頭靠牆或擋板睡
如果只有角度不可調整的普通椅子,午睡時可以選擇讓頭部正後方靠在牆上或者工位之間的擋板上入睡。在這種姿勢下入睡還需注意讓腰骶部緊靠椅子靠背,或者用腰墊承托腰骶部,避免懸空。
第四名:墊個枕頭趴著睡
很多學生、上班族如果只能趴在桌子上午睡休息,可購買比較高的、不易變形的枕頭,雙手自然抱著入睡,如立式午睡枕,這樣可以墊高頭部,減輕趴著入睡時頸椎和頸部後肌肉群受到的壓力,也可以減少胃脹氣的發生。
午睡時長的選擇
午睡時長控制在10-45分鐘為宜,有助於快速提高腦靈敏度和恢復身體能量,從而增強工作效率。午睡超過45分鐘,處於淺睡眠到深睡眠的過渡期,若被叫醒或是打斷睡眠,就會出現頭痛、頭暈、全身無力的現象。
午睡後不適的緩解方法
短暫不良姿勢午睡後所產生的肩頸腰背疼痛可以通過正確的牽伸放鬆緩解:頸屈肌群牽伸:來源/武漢協和醫院
斜方肌牽伸:肩胛提肌牽伸:
腰背部伸展牽伸:
若存在長期睡姿不良造成的身體不適,無法緩解,可以尋求專業的康復科醫生幫助。
來源: 搜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