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一個全家高危!男子突確診癌症中晚期

2024年06月12日 13:23 簡體 正體   評論»

在寧波大學附屬婦女乳腺疾病診療中心,67歲的朱老伯特別顯眼。在這個幾乎全是患者的病區,朱老伯是唯一的患者。

前段時間,年近古稀之年的朱老伯確診,已是中晚期,腫瘤也有轉移。家人百思不得其解,一大老爺們,怎麼會得這種病。

醫生介紹,乳腺癌並非女性的「專利」,男性也會患乳腺癌,雖然發病率很低。不可忽視的是,男性乳腺癌發病率近年來還有上升趨勢,因為認知上的缺陷,男性平時很少會做乳腺篩查,所以一旦患上乳腺癌,病情往往比女性要嚴重,存活率也比女性要低,預後更差。

67歲老伯患上乳腺癌

看著乳腺B超、鉬靶和磁共振檢查結果,朱老伯還是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我一個老頭子,怎麼可能有這個病啊,會不會是你們搞錯了。」

在醫院,老伯顯得既尷尬又無奈,經過醫生的詳細解釋,老伯的情緒才漸漸穩定,聞癌色變的恐懼,讓他和家人一時間都手足無措。

老伯今年67歲,早在4年前,他偶然發現自己胸部有個黃豆粒大小的硬塊,因為不疼不癢,也沒任何不適,也就沒有在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伯發現那個腫塊越來越大了,摸上去至少有核桃大小。

家人發現後覺得不太對勁,反覆勸說後,老伯才克服了難為情,來到該院的乳腺疾病診療中心求診,結果查出了這種男性少見的疾病。

在家人的鼓勵下,老伯逐漸從恐懼中走了出來,醫生為朱老伯進行了根治性手術,手術後醫生根據病理結果開具了化療及靶向等治療方案。在那個幾乎全是女性患者的病區,老伯是目前唯一的男性患者。剛開始,他和同病房的病友都不大適應,時間長了,大家也都理解了,他也不再那麼尷尬,有時還調侃說,人家都是老公陪著老婆來的,而他卻是老婆陪著老公。

男性乳腺癌發病有上升趨勢

專家介紹,從身體結構來說,男女都有乳腺,因而男性患乳腺癌並不稀奇,只是比例比女性小得多,占所有乳腺癌發病率的1%。

但有個現象不容忽視,近年來男性乳腺癌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相比於女性乳腺癌在45歲到55之間最常見,男性乳腺癌的發病年齡比女性要偏大一些,診斷的平均年齡大多在60多歲。

另外,男性乳腺癌一經確診,往往比女性患者更加嚴重,預後也要差一些,這主要是男性認知缺失導致的疏忽。大多數男性以為男人不會患乳腺癌,體檢時也從不檢查乳腺,即便有了乳腺腫塊等發病跡象,如果是女性就會及時去醫院檢查,而男性大都不以為然,等出現疼痛,回縮、出血、皮膚潰爛等癥狀時,已經是晚期了,所以男性一旦確診,發生轉移的概率就比較大,淋巴結受累的也比較多,預後也就會差很多。

男性患者家族高危人群會更多

據介紹,男性乳腺癌的發生,除了大家熟知的壓力、情緒等因素外,跟血液中升高也有一定關係,還有就是接觸化學物品、電離輻射等職業暴露因素。另外一個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就是,特別是BRCA基因突變。專家介紹,15%到20%的男性乳腺癌患者中,都可查出這種BRCA突變基因。

因為基因突變,乳腺癌患者都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在所有的乳腺癌中,約5%-10%的患者具有家族遺傳的特點,比如母親和女兒、姐姐和妹妹可能同時患有乳腺癌,業內稱為遺傳性乳腺癌。絕大多數遺傳性乳腺癌具有BRCA基因突變,有BRCA基因突變的人群,一生中罹患乳腺癌的風險高達70%。男性乳腺癌發病率雖然非常低,但如果家族中有一個男性乳腺癌患者,那麼有血緣關係的一二級女性親屬,都屬於高危人群。這也是為什麼乳腺腫瘤的大夫都有點「怕」男性乳腺癌患者,因為發現這一個,後面有一家子高危人群。

因此,一旦家族有這種乳腺癌患病史的,最好要定期進行乳腺的檢查。專家提醒,最好從年輕時就開始篩查,25歲前B超檢查,確認是否有乳房腫塊,25歲以後鉬靶檢查比較好,必要時穿刺或者活檢。總之,如果男性發現乳房部位有可觸及的腫塊或有腫脹感、乳房表面皮膚凹陷和起皺、乳頭髮生內陷、乳頭或者乳房皮膚泛紅、乳頭大小出現異常、或是乳頭溢血、溢液等情況時,應馬上到醫院就診檢查。

來源:寧波晚報

歡迎您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