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意外癥狀恐是失智前兆 花大錢、午睡變長都中鏢
英國《太陽報》整理可能是失智症前兆的8大不易察覺癥狀,包含午睡時間變長、花大錢等。(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失智(Dementia)癥狀總令人聯想到健忘,不過英國《太陽報》(The Sun)整理專家提醒的8大不易察覺癥狀,恐是失智症前兆。
發脾氣
長者如果變得孤僻或焦慮,可能是失智症前兆,並且可能逐漸出現具有攻擊性的行為。英國線上藥局「Chemist Click」藥劑師卡納尼(Abbas Kanani)表示,患者可能會變得更焦慮,並且出現大吼大叫、言語攻擊、甚至是舉止等有攻擊性的行為。
在額顳葉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等失智症類型中,失去同理心、幽默感、變得易怒等行為改變都是失智症跡象。
開始不尋常地指責
英國專註心理健康的小天鵝照護機構(Cygnet Health Care)神經心理學家斯瓦內普爾(Henk Swanepoel)表示,失智症患者通常有偏執傾向,例如相信有人偷東西或配偶不忠,這種責怪傾向也可能延伸到其他家人或情境,例如指責孫子打破東西。另外卡納尼也表示,患者也可能出現妄想,有不符合現實的信念,或出現幻覺,聽到或看到不存在的事物。
跌倒
斯瓦內普爾警告,絆倒、滑倒可能都是失智癥狀,另外如果長輩走路時拖著腳、沒有抬起腳,也要注意。卡納尼解釋,失智症會影響大腦對空間及深度的認知,患者可能難以辨識物體或誤解視覺訊號,行動可能變得不協調、搖晃,坐下、站立、走路等協調能力下降;此外,跌倒時迅速反應的能力也下降。
英國《太陽報》整理可能是失智症前兆的8大不易察覺癥狀,包含午睡時間變長、花大錢等。(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花大錢
家人如果開始花大錢,或是出現更多繳費失誤、金錢問題,可能都是失智症的初期癥狀,報導指出,這是因為對患者而言,辨識數字等符號變得愈來愈困難。過去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確實也發現,患者確診失智症前5年,平均信用分數可能開始下降,忘記繳款的次數也增加;另外,患者在處理金錢時的判斷力也變差。
說話東一句、西一句無連貫性
斯瓦內普爾表示,阿茲海默症會攻擊大腦中儲存新記憶的海馬回,導致患者思緒無法連貫,因此患者可能無法跟上一般人的對話內容、說話時找不到想使用的辭彙,甚至反覆詢問同樣、過去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
感到不安
長輩出現迷路、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或感到不安,可能都是失智症癥狀。斯瓦內普爾解釋,患者的大腦細胞逐漸受損、記憶下降,方向感也會受到影響,患者可能會認為自己還處在某個他實際上不在的地方。
午休時間更長
由於失智症患者的大腦必須更奮力運作,因此患者需要更多休息時間。卡納尼解釋,失智症患者在記住名字、對話及地點時都更花費腦力,因此更容易疲憊、需要休息。此外,失智症造成患者夜間睡眠品質不佳,會讓患者白天更精疲力盡、睡更多。
衛生習慣改變
報導指出,失智症患者可能比以前更不注重個人衛生及外表,例如忽略刷牙,導致口臭。過去確實有研究顯示,造成牙周病的主要病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和阿茲海默症及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密切相關。
來源:中時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