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戒不掉的壞習慣 每4分鐘或犯一次
打開這篇文章的各位,不拿手機的那隻手現在放在哪?
打賭肯定有不少人正在——摸臉!
全世界的人類都控制不住摸臉這個習慣,並且一個人每天摸臉的次數遠超過你的想像。
為了身體健康,降低被外界感染的機會,我們有各種保護措施: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
但是有一個重要的細節,很多人可能一下想不到。
它會大大增加被感染的風險,那就是——用手摸臉。
完好的皮膚是保護身體免受病毒侵犯的重要屏障,病毒沒法從我們雙手完好的皮膚上進入身體。
但對於黏膜覆蓋的部位,比如眼睛、鼻子和嘴巴。如果不幹凈的手摸到這些部位,病毒就會乘虛而入,大大增加我們被感染的風險。
但實際上,很多人做不到。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你實際摸臉的次數
可能比你想得要多得多
猜猜看,一個人在學習或工作時,一小時會摸臉多少次?
3次,5次,10次?
真實情況比許多人想的要多得多。
2008年的一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進行的研究中,研究者們用錄像觀察了10個人在打字時的觸摸眼睛、鼻孔、嘴唇的頻率,結果發現:平均每人每小時觸摸這些部位15.7次。平均下來,每四分鐘就會摸一次臉。
頻率最少的人3小時摸了3次鼻孔,最多的一個人一共摸了104次。
即便是學醫的人平時也會習慣性地摸臉。2015年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們統計了26個醫學生,在聽課4小時過程中摸臉的頻率。
他們發現:學生們平均每小時觸摸臉部23次,其中56%觸摸到了眼部、鼻子或者嘴巴。
屏幕前的你們,此時此刻,手正在放在哪?
國外媒體 CBC記錄了
一個人上班期間摸臉的次數
圖片來源:CBC
為什麼大家都愛摸臉
摸臉是許多人的習慣動作。
最簡單的原因是面部的不舒服:比如長痘痘、皮膚乾燥瘙癢、眼部不適、想要挖鼻孔、或者臉上有什麼異物……
撓癢或者揉眼睛這樣的動作,很多時候可以減輕我們的不適感。
但對於一些疾病,這樣做並不奏效。比如過敏的時候,抓撓皮疹的部位,會越撓越癢,越癢越撓,停不下來,還會加重皮疹。
但另一種情況可能是更常見:你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摸臉了。
沒什麼明顯不舒服的人也常常會無意識地摸臉,這背後的原因就更加複雜了。
摸臉可以是我們表達情感、緩解焦慮、談論觀點的肢體語言,甚至只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和動作。就像有的人總是不由自主地抖腳、啃指甲等。
2014年德國的研究者發現人在聽到雜訊時可能主動摸臉,緩解焦慮。
人主動摸臉,和按他人命令去摸臉時的腦電圖表現是不同的。主動的摸臉動作,可能與大腦的記憶、情感功能有關。想完全避免這樣一個習慣性的動作,並非易事。
自拍也是一部分人摸臉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摸臉的危害
比想像得大
人的手上本身就長期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微生物,據統計,在手上,每平方厘米的活細菌數量就可以達到上萬個,甚至百萬個。
我們手上還可能沾染多種致病的病毒,它們可以存活至少數十分鐘。
雖然手上的大多數的細菌是無害的,但是一旦我們的手沾染致病微生物,又觸摸臉部,患病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摸臉造成感染的可能主要有三種:➊黏膜接觸傳播
很多人摸臉是會摸到鼻黏膜等部位。
➋傷口感染
如果皮膚上有傷口、痘痘或是摸臉時抓破皮膚,手上的微生物還可以造成局部的感染。
在面部的三角區——鼻根部到兩側嘴角這樣的部位,嚴重的皮膚感染甚至可能擴散到顱內,引起更嚴重的疾病。
➌糞口傳播
部分細菌和病毒,可以通過糞-口傳播。
除此之外,新型冠狀病毒也有糞-口傳播的可能性,如果我們因為吃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把病毒「吃」進肚子,也可能會感染。
因此,我們應當盡量不讓沒有洗過的手碰到面部的嘴唇、鼻子和眼睛等部位。
為了避免摸臉
外國網友腦洞大開
圖片來源:twitter@MunaNawabit1
避免摸臉
我們可以怎麼做?
首先,我們得意識到摸臉的壞處,靠自己的意志力提醒自己:不要摸臉,主動克制。
我們可以試著找到自己摸臉的原因:如果是有皮膚疾病,用正確的方法去治療。
我們也可以找一些其他的不那麼「危險」的小動作代替摸臉,比如把手放在其他地方。也可以分散注意力,找一些其他的事情去做,讓雙手不要閑下來。
最後的最後,我們還有一個可操作的辦法——勤洗手。
近期有專家甚至估算過,只要在各個機場提高人們的洗手頻率,傳染病在全球大規模流行的風險可以減少24%至69%。
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可以降低手上致病微生物的濃度,而一些消毒劑,比如60%以上的酒精甚至可以直接滅活新型冠狀病毒。
如果沒法控制摸臉的頻率,就讓手變得更乾淨吧!
來源:丁香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