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醫生披露多年研究結果:1習慣是長壽的關鍵
華盛頓郵報21日報道,70歲心臟病醫生托波爾(Eric Topol)從53歲開始研究為何有些人能夠成為既健康又長壽的「超級老人」(Super Agers),多年研究結論如今納入日常生活。他說,如果活到85歲且沒有任何老年疾病,人生就算是中了頭獎(hit the jackpot),「我正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托波爾是加州拉荷亞(La Jolla)斯克里普斯轉化醫學研究院(Scripps Research Translational Institute)創辦人。最初開始研究「超級老人」的長壽關鍵時,托波爾認為可能與基因有關,與研究團隊花了6年時間,針對沒有重大慢性疾病的1400名80歲以上老人進行基因排序,卻發現「超級老人」基因相似極少。
托波爾根據數百項有關健康、疾病與老化的醫學研究,彙整延年益壽的養生之道並發表於新書。他說,未來可能出現先進藥物、生化技術與人工智慧(AI)科技,延緩老化過程,不過某些日常生活習慣的改變,也有助於達到「超級老人」的目標,包括避免加工食品等飲食健康的改善,以及要有充足睡眠,例如睡滿7小時。
不過,托波爾以自身經驗表示,有一項生活習慣的改變對延緩老化的效果最大,遠遠超過其他因素,就是運動。
他說,身為心臟病醫生,數十年來一直鼓勵病人每天至少要有30分鐘有氧運動,後來則從實例當中發現,阻力訓練(resistance training)以及握力(grip strength)跟健康老化之間有著高度關聯。
托波爾以自身經驗表示,大約一年前還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從來不曾鍛煉任何肌肉,只有腿部肌肉因為常騎自行車、爬山、步行獲得鍛煉。他說,接受阻力訓練之後身體比以前更強壯,感覺極棒,平衡感與體態也都變得更好。
他說,阻力訓練不必找教練,從網路上就可以找到實用的好數據。他說,由於擔心受傷,最初有找教練,每周鍛煉數次,現在改為一個月鍛煉一次。
他表示,不管任何年齡都可以開始鍛煉肌肉,永遠不會太遲。他表示,以前每周6天做30分鐘到40分鐘有氧運動,如今減少為每周4天並搭配阻力訓練。
托波爾說,數據顯示,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變得越來越與世隔離,「這對健康老化並沒好處」。他說,接近大自然有益健康,如果能找朋友一起到自然環境走走,就能一舉數得。
來源:世界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