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女子凌晨腦出血去世 兇手竟是一碗湯

2025年01月13日 15:12 簡體 正體   評論»

某三甲醫院神經外科曾有過這樣一個病例:周日凌晨2點,47歲女子被緊急送醫,該女子兩小時前出現無明顯誘因的突發性頭痛癥狀,頂枕部明顯,疼痛向頸部放射,同時伴頭暈與噁心嘔吐癥狀,站立不穩,休息也無法緩解。

家屬將其送醫時,檢查出該女子血壓為260/140mmHg,頭顱CT顯示小,出血量約15ml。雖然醫生全力搶救,但該女子仍不幸離世。

醫生和家屬溝通後了解到,該女子有史,平時並未規律服用降壓藥,這是該意外事件的一個導火索。同時,該女子還有個極不利於健康的習慣,就是喜歡喝老火湯。

家屬難過之餘也十分不理解,愛喝老火湯和腦出血到底有什麼關係?

一、這種湯喝多了特傷腎,很多人還以為大補!

「每天一碗湯,勝過良藥方「,近些年,喝湯也成為了繼泡枸杞、泡腳後的另一個養生妙招。而廣東人對每日一碗靚湯有絕對的發言權,尤其是老火靚湯,每次3-4個小時的熬煮,香味濃郁,讓人垂涎。湯的確好喝,但如果喝不對,其實很容易傷害身體。

很多人認為老火靚湯經過長時間熬煮,營養一定很豐富,但實際上老火湯的營養「虛有其表」,除了水分,不過是一些B族維生素、氨基酸和小肽而已。老火湯無論熬煮多久,含量也僅為肉的5%而已,大部分營養仍在湯渣里。

早前就有人做過實驗,用牛雞魚等高蛋白食物煲湯數小時後湯色變得奶白,但蛋白質的溶出率也只有6%-15%。這意味著約85%以上的蛋白質仍在煲湯的材料里,而湯中的營養更不會隨著煲煮的時間延長而增加。

當然,煲得越久的湯也不是沒有收穫,畢竟還能獲得高嘌呤。特別是煲湯材料中有動物內髒的,經過長時間熬煮後,嘌呤量將更高。喝太多濃湯就會攝入過量嘌呤,從而導致體內嘌呤升高,很容易生成尿酸,導致痛風和尿酸結石,嚴重時甚至會損傷腎臟而誘發腎衰竭

而且除了嘌呤,湯中的含鹽量也不容小覷。一碗湯中鹽的含量可達2g,人一日鹽攝入推薦量也不過5g而已。一餐中隨便喝一碗湯,再吃點菜,分分鐘就是鹽攝入超標了啊!

生活中沒必要過度追求老火湯,特別是高血壓患者更應該遠離老火湯。長期喝老火湯不僅會使體重上升,還會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血管負擔,甚至會誘發疾病。

二、這種湯喝多了傷肝、激活癌細胞,趕緊打住!

很多人因為節儉,或者單純是沒時間,所以對食物並不挑剔,有時前晚剩下的湯品到第二日也能繼續喝。不過,隔夜湯可不是好東西,很可能危害健康哦。

比如隔夜,在隔夜後再經過反覆加熱,營養已流失大半,尤其隔夜綠色蔬菜產生的會更多,經常喝隔夜蔬菜湯易導致亞攝入過量,甚至會提高致癌風險。

又比如隔夜魚湯或海鮮湯,經過一晚後,湯中會產生大量蛋白質降解物,而該物質很容易損傷肝腎功能。

三、喝湯有講究,3個注意事項你要懂

生活中有很多人喝湯,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味蕾,也因為喝湯能滋補。其實適當喝湯還是不錯的,但喝湯也有注意事項,除了不要喝太多濃湯以外,這三件事也不要忘。

1、不要喝太燙的湯

太燙的湯易燙傷口腔、食道嬌嫩的黏膜,引發炎症,尤其是經常喝滾燙的湯,黏膜反覆炎症和修復,很容易增加癌症風險。早前世衛組織就明確了65℃以上的熱飲為2A類致癌物,所以等湯涼些再喝吧。

2、不是所有人都能喝

高尿酸人群以及痛風急性發作期時少喝湯,尤其是濃湯,否則很容易升高嘌呤而加重病情。

高血壓患者要少喝高鹽湯,否則很容易升高血壓,從而提高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膽囊炎、肥胖者少喝湯,像豬腳湯、骨頭湯等油脂含量較高,食用後很容易提高膽固醇和脂肪含量。

3、不要亂用藥材

很多人習慣在煲湯時下入党參、枸杞、沙參等中藥材,以為這樣可以提升湯的功效。但中藥講究藥性,而且中藥還要根據不同體質進行選擇,錯誤使用中藥很可能起到反效果。

四、如何煲出一碗

由真材實料煲出來的湯,除了美味,還承載了很多家庭的濃密愛意。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怎麼樣,才能煲出一碗合格的養生湯呢?

1、注意時間

煲肉湯要注意縮短煲湯時間,可由煲變為煮,並且煮好後,可以肉和湯一起吃。

2、食材焯水

煲湯之前可以將肉類食材進行簡單的焯水,清洗乾淨後再進行煲煮,這樣不僅更乾淨,也能醬燒食材中磷的含量。

3、均衡搭配

喝湯時要注意均衡搭配,比如吃了雞肉喝了雞湯,那最好搭配蔬果和穀物。對於高血脂、痛風患者和肥胖人士,盡量少喝肉湯,可以選擇以蔬菜、豆腐或蛋等食物做成的湯。

湯在日常餐桌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碗滿含家人愛意的湯,也是多少歸家之人的慰藉。但要注意儘力少喝濃湯,因為濃湯的營養不多,畢竟大部分營養仍然留在原料中,特別是高血壓、高尿酸血症、痛風患者,濃湯更應該少喝。不用誇大濃湯的功效,特別是肉湯,平時只要煮熟就行,煮太久不僅嘌呤升高,亞硝酸鹽也會升高,這種湯喝多了反而危害健康。

來源:39健康網

歡迎您發表評論: